十年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1990年代美国的Gartner公司正式提出企业资源规划(ERP)一词,成为继1970年代物料需求计划(MRP)、1980年代制造资源规划(MRP  II)之后,当今企业做为内部资源规划与管理之主要信息应用系统。

        2000年时,Gartner公司又率先推出二代企业资源规划(ERP  II)的理念,作为跨公司(interenterprise)之间,协同作业(collaborative  operation)和财务程序之规划和资源之整合。ERP  II一词是否会成为未来十年ERP下一代的主流,值得持续观察并拭目以待。

    企业资源规划(ERP)着重于内部资源之垂直整合,从接客户订单或预测起开展生产,采购作业,至出货及配销为止之所有相关资源之规划,以强化企业在供应链中,更灵敏的反应能力,并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及价值。然而随着信息技术(IT)之进步,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之间采用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会逐渐演进成协同式商务(collaborative-commerceC-commerce)。因为着眼于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和规划,已无法应付外在环境的变化,及供应链中对一家企业之要求。因此,ERP  II强调的是客户与供应链中上、下游之间企业之整合。


  依照Gartner公司的說法,ERP和ERP  II之間的差異大致在下列六個方面:
   
                                 ERP                                                                        ERP  II
  
角色            个别企业最佳化                              供应链、价值链之参与以及协同商务

范围            制造和配销                                      所有的部分  

功能            制造、销售、配销和财务              跨产业,产业特性和特定的产业程序  

程序            内部                                                  外部连结  

架构            具有网络的能力                              以网络为基础,开放  

数据            内部产生与使用                              内部和外部使用和分享
  
        倍受关注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的市场正在发生一场革命。这将影响到未来企业管理系统的取向和为这个市场提供系统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的成败命运。  

走向“消亡”的ERP

        国际权威组织Gartner  Group在最近的一份报中指出:到2005年,企业需要在利益社区内为协作商务而发布关键业务信息的需求将会使得ERPII代替ERP系统作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业务流程管理的首选。

        这也预示着作为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核心系统ERP将逐渐被新一代的、满足协作商务需求的ERPII系统所取代,而走向消亡。

        事实上,伴随着Y2K问题的解决,全球范围内的ERP厂商都遇到了一个方向危机。许多厂商由于没有及时调整产品方向及出现其它财务问题,纷纷遭遇了较大的市场和财务危机。一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厂商也难逃被出卖的命运。ERP市场甚至被资本市场定义为不能投资的方向。

        ERP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联接的供应链,其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服务维护等。

        但是,在实际实施ERP系统的时候,一方面,受到企业管理基础的影响,管理人员的素质和高层领导的参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实施的成败,而ERP软件系统本身并不是绝对的“药到病除”;另一方面,ERP系统往往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使得客户怀疑其先进性,如:早期强调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已经被日益高涨的电子商务浪潮所淹没。

        其次,当今的时代已进入了现代市场经济阶段,并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显著标志。金融业成为了现代经济的核心,信息产业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的主导。为了满足第三产业这种蓬勃发展的趋势,对ERP系统的需求已打破了只局限在传统制造业,而扩展到各行各业,如金融业、高科技产业、通信业、零售业等,从而使ERP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

        再次,ERP是一种基于“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是在MRP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按用户需求制造的思想。但是,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光只关心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还要了解对竞争对手的信息。对企业产品用户群的动态和相关对手的信息的监视管理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最后,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也给传统的ERP系统带来新的课题。在电子商务时代,一对一的市场方法、个性化订单和需求及在线客户服务等等新的企业运作和服务模式是传统ERP系统所不曾料到的。大多数ERP系统供应商都面临这项新的课题带来的威胁。

        在国内,虽然经过近年来不断的市场培育,ERP市场已经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但是,许多客户也看到传统意义上的ERP系统大多不能满足新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管理提出的要求,大多数ERP厂商提供的产品或系统还是陈旧的企业内部业务管理系统。而基于新的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管理系统还不多见。

        广大客户都在盼望出现新一代的企业管理系统,能够彻底改变ERP系统陈旧的局限性,并解决ERP系统效益不大的老大难问题。

异军突起的ERPII

      事实上,ERP的终结者已经悄悄出现,它就是ERPII。

      一方面,企业正在将自身业务从纵向的、高度集成的、注重内部功能优化的大而全模式向更灵活、更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实体模式转化,从而企业可以在整个供应链和价值网络中优化其经济和组织结构。

      一个首要的优化方式就是不仅注重B2B或B2C电子商务模式,而且更注重协作商务(c-commerce)过程。协作商务是指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业务伙伴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通过电子化方式协同工作的商业社区。这个商业社区可以是某个行业或行业段,或供应链或供应链段。在协作社区内,企业不仅仅依靠各自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成本和交付速度来竞争,而且还需要依赖为其它协作伙伴提供的信息质量获得竞争优势。

        这一变化使得企业客户或解决方案供应商需要重新考虑和设计企业管理系统,以便涵盖更多的外向型系统元素。传统ERP系统不得不从系统结构和业务功能等诸多方面彻底改变,于是,新一代的管理系统应运而生,这就是ERPII。

        其实,ERPII定义是一种新的商业战略,它由一组行业专业化的应用组成,通过它们建立和优化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流程、协作运营和财务运作流程,从而将客户和股东价值优化。市场研究指出从现在到2005年,企业需要在协作社区内为协作商务而发布关键业务信息的需求将会使得ERPII逐步代替ERP系统成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业务流程管理的首选。

        传统ERP系统注重制造业企业的资源计划和库存准确率,同时也注意到了企业的业务可见度。后续扩展的ERP需求使一些非制造业企业也采用ERP系统作为后台财务处理系统。但由于企业客户对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和电子商务功能等新功能的要求不断出现,一些ERP厂商为应对这方面的需求而推崇所谓的EAS企业应用套件。但是EAS那种在企业内对全部的人提供全部的事的方式并不适用未来的企业对专注和外部联结性的强烈需求。

        ERPII的定义强调未来的企业注重深度行业专业分工和企业之间的交流,而不仅仅是企业业务过程管理。

ERPII系统的特征

        ERPII系统包含6个基本特征,分别从业务、应用和技术方面定义了其战略取向:

1)ERPII的作用:从传统ERP的资源优化和业务处理扩展到利用企业间协作运营的资源信息,并且不仅仅是电子商务模式的销售和采购;

2)领域:ERPII的领域已经扩展到非制造业;

3)功能性:超越传统通用的制造、分销和财务部分,而扩展到那些针对特定行业或行业段业务;

4)业务处理:从注重企业内部流程管理发展到外部联结

5)系统结构:与单调的ERP系统结构不同,ERPII系统结构是面向Web和面向集成设计的,同时是开放的、组件化的。

6)数据处理方式:与ERP系统将所有数据存储在企业内部不同,ERPII面向分布在整个商业社区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

        可以看出,除了系统结构的不同之外,ERPII的这些特征代表了传统ERP的扩展。下面的对比表清晰地展示了从ERP到ERPII的发展趋势,另外也从技术层面说明了ERP和ERPII的不同之处。

                                            ERP                                                ERPII  
  
    作用                      企业内部管理优化                    参与价值链/协作商务

    领域                      制造业/分销                              所有行业
  
    功能                      制造、销售、财务等                跨行业、行业段和特定行业
  
    处理                      内部业务                                    外部联结
  
    结构                      封闭、单一整体                        开放、组件化
  
    数据                      内部产生和使用                        内外部发布和采用 
   

  

在企业提供的各种不同类型产品和服务背后是它的企业管理规范,而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企业自身的“价值观”,企业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与社会交换,从而实现了其自身价值。在实现与社会交换的众多环节中(如企业内外部的各项业务和事务交流),帮助企业能顺利实现价值的“价值链”贯穿始终。随着新的电子商务时代来临,客户和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包括不一定有商务买卖关系的伙伴),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企业“价值链”中,企业的许多决策和决定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参与。“价值链“的作用将愈来愈明显!
posted on 2005-03-19 21:48  留不住的时光  阅读(2108)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