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TM32中,使用DMA传输多个ADC通道的数据时,数据的组织方式取决于ADC的配置,特别是扫描模式和连续转换模式的设置,以及DMA的内存地址递增设置。
假设我们使用ADC的扫描模式来转换多个通道,并且使用DMA来传输数据。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场景:
-
ADC配置为扫描模式(Scan Conversion Mode)和连续转换模式(Continuous Conversion Mode)或单次转换。
-
在ADC的配置中,我们设置了多个通道,每个通道在序列中有自己的排名(Rank)。
-
DMA配置为从ADC数据寄存器(如ADC_DR)传输到内存(一个数组),并且内存地址递增。
在这种情况下,ADC会按照我们设置的排名顺序转换多个通道,每转换一个通道就会产生一个DMA请求,DMA会将转换结果依次存放到内存中。
例如,我们设置了3个通道:通道0、通道1、通道2,排名分别为1、2、3。那么ADC会先转换通道0,然后通道1,然后通道2。DMA则会依次将通道0、通道1、通道2的结果存放到内存中。
因此,如果我们设置了一个数组adc_buffer,那么adc_buffer[0]对应通道0,adc_buffer[1]对应通道1,adc_buffer[2]对应通道2。
但是,如果ADC配置为连续转换模式,那么ADC会不断地重复转换序列(通道0->通道1->通道2->通道0->...),DMA也会不断地将数据存放到内存中。此时,如果我们设置了DMA的循环模式,并且内存缓冲区足够大,那么数据会按照通道0、1、2、0、1、2...的顺序存储。
另外,如果ADC的扫描模式被禁用,那么ADC只会转换第一个排名(Rank1)的通道。
下面是一个代码示例,展示如何配置ADC多通道扫描和DMA传输:
假设使用STM32F1,ADC1,通道0、1、2,使用DMA1通道1。
注意:不同的STM32系列在ADC和DMA配置上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相同。
步骤:
-
初始化ADC句柄,设置扫描模式、连续转换模式、DMA请求等。
-
配置ADC通道的排名和采样时间。
-
初始化DMA,配置外设地址(ADC数据寄存器地址)、内存地址、数据传输方向、数据大小、循环模式等。
-
启动ADC的DMA传输。
DMA传输多个ADC通道的数据组织方式
当使用DMA传输多个ADC通道的数据时,数据的组织方式取决于ADC的工作模式和DMA的配置。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数据组织方式:
1. 扫描模式(Scan Mode)的数据组织
基本扫描模式
数据组织方式:
adc_buffer[0] = ADC_CHANNEL_0 的值
adc_buffer[1] = ADC_CHANNEL_1 的值
adc_buffer[2] = ADC_CHANNEL_2 的值
adc_buffer[3] = ADC_CHANNEL_3 的值
2. 连续多次扫描的数据组织
循环缓冲区模式
#define NUM_CHANNELS 4
#define NUM_SAMPLES 100
uint16_t adc_buffer[NUM_CHANNELS * NUM_SAMPLES];
数据组织方式:
采样0: adc_buffer[0] = CH0, [1] = CH1, [2] = CH2, [3] = CH3
采样1: adc_buffer[4] = CH0, [5] = CH1, [6] = CH2, [7] = CH3
采样2: adc_buffer[8] = CH0, [9] = CH1, [10] = CH2, [11] = CH3
...
采样99: adc_buffer[396] = CH0, [397] = CH1, [398] = CH2, [399] = CH3
3. 使用不同采样率的复杂配置
交错采样模式
4. 数据处理示例
提取单个通道的所有采样
void ExtractChannelData(uint16_t* raw_buffer, uint16_t* channel_data,
int channel_index, int num_channels, int num_samples) {
for (int i = 0; i < num_samples; i++) {
channel_data[i] = raw_buffer[i * num_channels + channel_index];
}
}
实时处理DMA数据(半传输和传输完成中断)
5. 不同ADC分辨率的数据组织
12位分辨率(默认)
uint16_t adc_buffer[NUM_CHANNELS * NUM_SAMPLES];
其他分辨率配置
6. 多ADC同步采样的数据组织(高级应用)
关键配置要点总结
-
扫描模式:必须启用才能转换多个通道
-
通道排名:决定转换顺序,对应数据在缓冲区中的位置
-
DMA缓冲区大小:要足够容纳所有通道×采样次数的数据
-
数据对齐:通常使用右对齐,数据在低有效位
-
循环模式:适合连续数据采集应用
数据组织的基本原则是:按照ADC通道的转换顺序(Rank顺序)依次排列在DMA缓冲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