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和光同行,跌跌撞撞的摸索
| 一丶那些日子的摸爬滚打 |
做了哪些作业
个人作业:
结对作业:
团队作业:
课程实践带来的提升
学习和使用新软件:
墨刀:进行原型设计的制作,能够有效的增加团队协作性
XMIND-8:进行流程图设计
VSCode:可以拓展的编辑器,用来进行微信小程序的代码编写
学习和使用新工具:
leangoo:项目分配任务的工具
码云:对代码进行管理
git:码云远程仓库
阿里巴巴矢量图标库:用于小程序的图标使用
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新框架、新架构:
微信小程序:小程序在当前的社会环境非常实用,开发者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和精力开发出一款基本适用的小程序。
云开发:云开发是云端一体化的后端云服务 ,采用 serverless 架构,免去了移动应用构建中繁琐的服务器搭建和运维。
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新思维、新思想:
不会的知识要去寻找网上类似的教程进行自学,微信小程序的开发就有一套自己的开发者文件供开发者学习和使用
新的技能包要反复的使用,避免遗忘,而且还可以增加对其的熟练运用
其他的提升:
了解到了很多新的学习工具学习平台,学到了很多的编程技能,对于页面的优化,前端的排版,后端的数据库的运行过程都有所了解,在这节课带来的实践中跟着舍友和老师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知识
哪次(些)作业或作业的过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难忘的片段:
第一次编程作业:由于从来没有以这种新的形式完成作业,写代码中需要自学爬虫,写完后要运用git和码云保存代码,还有编写博客,过程都很紧张无头绪,不过还是圆满的完成了作业
第一次结对作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要求要进行两两结对进行作业的编写,找到伙伴后要用到新的工具和软件进行项目的规划,画出流程图,uml图等,又是新的挑战
第一次团队作业:进行团队组队后,首先要思考做什么程序,考虑到运营和盈利以及大家自身的能力想到一个程序打大概模样并对其进行思考和量化
| 二丶写下属于自己的人月神话 |
说到这里, 要说一下人月神话. 我们所有的进度都是以 人月 代码产量来衡量的. 而增加"人"并不能缩短"月"的量.
一个目标产品本身能有多大的代码量大致不会和预算的相差很多. 这是我们团队这些天总结经验, 当然也有一些连代码量也估算不准的LEADER. 我们通常会最终会将代码量分解到每个模块, 并且根据成员的工作能力来分配进度要求. 在很多情况下, 遇到进度失衡的时候, 第一反应是寻求高手. 但是事实上寻求高手依然不能准时解决. 很多情况下, 大多数成员并不能真正进入工作,面对上课和考试的复习很紧张,但是当成员们齐心协力,每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这个团体分工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一种向前的动力,促使我们向前进,去编写,去改错,去尝试,去讨论。每一个项目不可能是简简单单的,都需要去学习新语言,去运用新的工具和软件,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加倍努力。
| 三、对之后上这门课的同学,或者对于开学初的你,对于大一的你,有什么建议和告诫 |
上课认真听讲,最好带着电脑过去,恨着老师和助教的思路进行编写,回到宿舍及时温故而知新,不会的及时向同学请教
没有一个课和项目是轻轻松松下来的,你多多少少会在自己的摸索和老师的指引下学到一些知识,这些知识慢慢积累起来都会成为你们未来有用的武器
希望即将上这门课的同学,能够积极的去学习一些新的东西,这门课真的会让你摸到很多程序员正在使用的技术和思维方式
| 四、对于作业或者课程安排有什么样的建议 |
希望课上老师可以带领我们学习一下软件开发或者小程序的基本使用过程以及云开发后端的使用
| 五、自己对未来的期许 |
通过这个课程发现了自己好多的不足,和舍友的差距也在拉大,争取在寒假期间自学更多的技术,在下次的团队工作中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伙伴们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