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Hit Counters
http://www.dellasdeals.com

随笔分类 -  .Net

摘要:这是一个双王者的时代,两个主流开发语言并存的时代。10多年前是没有的,希望10多年后也早日结束 考虑到IT领域和全世界对微软的偏见,一个刚刚从2002年正式起步,起步时已经落后对手至少2年推广时间的语言,他目前所获得的成就至少不能用失败两字来总结。 而身为拥有Sun这种技术大牛公司、IBM这种神一样的企业、全世界最广泛的狂热开源社区的智力支持、宗教一般自由精神的标榜仿佛拥有道德至高点般的地位。Java如今的成就也似乎不能用彻底成功来形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06-28 13:11 徐少侠 阅读(4816) 评论(50) 推荐(8) 编辑
摘要: 万仓一黍 同学发了一些文章 一道算法题,看看大家的思路 一道算法题,看看大家的思路(续) 很早就有去做做的想法,可是一直没动手 今天花了点时间搞搞 结果如下: 核心部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02-21 18:05 徐少侠 阅读(146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本篇主要介绍如何通过C#代码来获得Windows操作系统的桌面位图。主要方式有两个:1、C#类库 2、Windows32API 以及鼠标位置和形状的捕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9-12-15 09:42 徐少侠 阅读(1396) 评论(9) 推荐(1) 编辑
摘要:懒人王给了个有关测试的东西 没时间搞测试,仅仅搞了个游戏实现出来。希望别让懒人王测出太多毛病。呵呵 警告一下所有同行哦,程序功能多了以后,会有很多异常参数和情况的,不能太想当然就去写代码的。 我这个程序主要是在部分位置尝试使用了Linq技术 另外一个闪光点么就是在10个数字里取4个的运算是我自己发明的,在可抽取状态在整型数的可用范围内很管用的。 如果有啥意见尽管提哦,让我好提高点水平。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9-07-08 15:34 徐少侠 阅读(1641) 评论(17) 推荐(0) 编辑
摘要:今天搞一个使用对象的解。 坚持用对象来解决问题的一个原因,是想证明使用面向对象不是造成算法速度慢的根本原因。 例如,我这个面向对象的解,其运行速度似乎很牛的说,至少比我自己的非递归解要快10%。 核心类Item,代表算式中的每个项。 派生类Tail,是最末尾的一项。 主控类Splitter,负责构造以及输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9-06-29 17:21 徐少侠 阅读(2859) 评论(6) 推荐(0) 编辑
摘要:RBAC模型是目前我看到网络上比较多人在转载的一个有关权限的模型 把今天搜集到的一些文章转贴过来,作为一个资料给园友交流。 今后计划以.NET 2.0的MemberShip和Role以及Profile为基础,扩展并支持RBAC的各个级别,至少是RBAC1 默认的MemberShip不包含对权限的部分,只是基本的用户管理模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9-06-07 21:49 徐少侠 阅读(4815) 评论(23) 推荐(0) 编辑
摘要:我的这个代码主要思路 1、在原有数组外围增加一圈0,这样就降低了统计时候的复杂度 2、将一维字符串数组转换为一个字符串,其实这也是增加0的副产品,如果有朋友能维持一维字符串数组并增加0请告知一下 3、在最后的一维数组中直接用坐标计算方式算出当前位置的相关8个下标并直接计算 4、累加后统一减384,而不是每次减'0'字符 基本就这些特色了。 自己觉得比较有意思的特色是搞成一维数组来解决,呵呵。 其实看看大家的东西都能有不少收获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9-06-04 11:05 徐少侠 阅读(1973) 评论(11) 推荐(0) 编辑
摘要:经典查表法 内部实现一个失败时返回偏大值的二分查找 475574的10W次查找耗时10毫秒 仅供玩耍,不过其实是很多数学库内部的处理方式。我不相信Math.Sin会去进行实际的运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9-06-03 22:17 徐少侠 阅读(1753) 评论(10) 推荐(0) 编辑
摘要:都已经快2010年了,难道编程序必须要从机器码开始学吗? 的确,我不否认算法的重要,我不否认任何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但是成为一个合格的武林人士,不是必须学会紫阳神功的 为什么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解法是基于面向对象思想的? 难道用了C#、Java就算面向对象了? 我写了一个面向对象的解,很容易理解的 运行效率比我看到的eaglet的要慢50%左右,至少证明不会慢太多。比不合理的非对象算法要快很多了。 但是软件工程仅仅需要运行效率吗?难道忘记了软件危机是怎么产生的吗? 同时另外写了一个非面向对象的,运行时间是eaglet的66%左右,仅exe提供。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9-06-02 17:25 徐少侠 阅读(4152) 评论(58) 推荐(0) 编辑
摘要:受园子里博友的激发《C#实现扫雷出炉》 花了2天时间写了如附件内的的东西 主要是感觉magicdlf 写的代码没有体现出C#的特点。类似使用各种算法的解,其实完全可以套到C里面去,仅仅是用C#做了界面而已 另外magicdlf博友的项目里,基本就没有特别仔细得去了解挖雷的项目需求,仅靠自己的记忆来做项目 这也是让我比较感受深的一个问题。 项目的前期需求分析太重要了!!! 因此,本项目主要想体现面向对象的特性,不使用FloodFill算法。以及希望完美模拟WinMin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9-04-29 17:23 徐少侠 阅读(4375) 评论(21) 推荐(0) 编辑
摘要:首先声明: 以下论述尚未得到更进一步的验证,所有观点仅供参考。 上周到上海福州路上海书城去“列行巡视”各种技术类图书 赫然发现竟然没有了C#专柜?! 书城方面可能是出于场地调整的需要,但是把C#调整掉了究竟是为什么呢? 但愿是庸人自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01-10 09:38 徐少侠 阅读(1792) 评论(21) 推荐(0) 编辑
摘要:本任务是 实体框架快速入门的最后一个任务。在本任务中,你将创建强类型的基于CLR对象的查询来展现学校数据库内的实体和关系,并且将显示控件绑定到由这些查询所返回的对象集合。最后你能完整的来运行ClassSchedule应用程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7-09-29 11:31 徐少侠 阅读(2642) 评论(8) 推荐(0) 编辑
摘要:在本任务中,你将学习使用实体数据模型向导来为学校模型生成实体与表一一对应的映射文件。这个学校模型在 实体框架开始文档中被提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7-09-26 12:18 徐少侠 阅读(2161) 评论(3) 推荐(0) 编辑
摘要:在这一任务中,你将使用Visual Studio 2008 创建ClassSchedule窗体应用程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7-09-21 15:23 徐少侠 阅读(1606) 评论(2) 推荐(0) 编辑
摘要:在本任务中,你将创建学校数据库架构并填充数据。你要使用SQL Server 管理中心或 SQL Server Express管理中心来执行一个TSQL脚本。生成的数据库将在剩下的快速入门任务中作为关系型数据库被使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7-09-21 13:41 徐少侠 阅读(2026) 评论(2) 推荐(0) 编辑
摘要:本快速入门列举了一系列的任务演示来支持实体框架入门主题。这些任务的设计目的是帮助你开始熟悉ADO.NET实体框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7-09-21 12:15 徐少侠 阅读(265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许多应用程序经常基于一个关系型数据库来编写。在有些时候,这些应用程序将不得不和以关系方式提供的数据相比配。在编写应用程序时,数据架构通常不是一下子就很理想的,并且应用程序的概念模型和数据库的逻辑逻辑模型是不一致的。实体数据模型(EDM)是一种概念数据模型,能被用来对特定的领域进行数据建模。因此应用程序能和作为实体或对向的数据相匹配。更多信息请参考实体数据模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7-09-21 09:41 徐少侠 阅读(2437) 评论(3) 推荐(0) 编辑
摘要:ADO.NET实体框架被设计成支持以数据为中心的应用程序以及服务,提供了一个基于数据的编码平台,因此提升了从逻辑层到概念层的抽象级别。由于可以支持开发人员在更大的抽象级别上工作,实体框架支持基于任意类型的数据存储引擎或关系构架进行编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7-09-21 09:37 徐少侠 阅读(2892) 评论(2) 推荐(0) 编辑
摘要:最近和很多园子里的Tx交流的时候,似乎很多人都有这么个感觉 存储过程无法调试? 搞得我很郁闷,因为我以前真的调试过的! 今天中午抽空做了下,呵呵 下午来发布利好消息 其实从Visual Studio 2003 开始就已经有这个功能了。 至于2003以前的版本,没用过,不知道 当然了,由于是直接在数据库里调试,很可能会毁坏数据的 因此,调试用数据库最好和项目数据库分开,并且多做几个数据库不同时点和状态的备份 这样就可以方便的多次调试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7-09-20 15:05 徐少侠 阅读(2427) 评论(19) 推荐(0) 编辑
摘要:文章里的背景资料部分,还有对概念模型的阐述还是很值得读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7-09-20 14:21 徐少侠 阅读(5191) 评论(8) 推荐(0) 编辑

作者:徐少侠 出处:http://www.cnblogs.com/Chinese-xu/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如有问题,可以通过 Chinese_Xu@126.com 联系我,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