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何高效学习》[加] 斯科特·扬 笔记

序言
第一部分 整体性学习策略
1 获取
(1)简化
(2)容量
(3)速度
2 理解
3 拓展
深度拓展
横向拓展
纵向拓展
4 纠错
5 应用
测试
信息结构
随意信息
观点信息
过程信息
具体信息
抽象信息
第二部分 整体性学习技术
获取知识
快速阅读
混合型笔记流
联系观点
比喻(类比)
情景化
图表法
随意信息的处理
知识扩展
实际应用
模型纠错
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
费曼技巧
第三部分 超越整体性学习
高效率
一、能量管理
(1)增加你的能量储备。
(2)将你的日程表由线性的改为循环式的。
二、不要“学习”(Don't study)
三、绝不拖延时间
周日目标体系:
四、批处理
五、有组织
自我教育
建立良好学习习惯
如何养成?

V1.0 2024年5月9日 发布于博客园 : 基本笔记,后续慢慢优化。

序言

  • 花最少的时间,学最多的知识,提升有效学习率。
  • 主输入--->[①初步处理(基本概念框架搭建理解)--->融合处理(拓展发散)--->优化(精炼提取)]--->输出(实践检验)--->复习总结--->重复① //不断重复[ ], 不断训练思维模型

第一部分 整体性学习策略

1 获取

fig:

尽可能减少干扰,提升获取效率,快速构建单元(个体)。可以参考该领域权威书籍目录构建单元类型及基本单元关系。

(1)简化

尽可能找出核心信息、真正需要的信息,删除暂时用不到的信息。不断压缩信息。

(2)容量

尽可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增加信息储备。

(3)速度

虽然速度越快,“简化”和“容量”的效率就会下降,漏掉的信息也越多。但找到平衡点,就能实现最大效率转换!在损失一定精度的情况下,尽可能提升采样速率!

获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下面两种。(1)阅读和听讲速度慢。(2)需要反复阅读。

原因主要为:

(1) 不够专注:阅读/学习习惯不好。容易分心,不能持久阅读,导致阅读花费的时间长或者一个材料要反复阅读几遍。

(2) 形式主义:不好的记笔记习惯。笔记记得太多或太少,记得太多会没有时间思考,笔记记得太少或者记得不对更不行,如果信息丢失或者信息错误还谈什么获取?

(3) 基本功差:不理解基本名词和语法。如果读的是外文书,相信除非你外文功底深厚,否则一定会错误百出。假如对所学专业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那么读书也是一头雾水,毫无所获。

解决获取缺陷的方法是养成良好的学习、阅读和记笔记的习惯。

2 理解

fig:

理解和消化基本概念,让核心单元得到成长。构建基本核心网络(骨干网)。

若遇到比较难理解的地方:首先尝试将其分解为更小的问题、缩小范围,搞清楚你真正不能理解的地方

理解不好的表现如下:

(1) 你虽然在读书,但是不知道作者到底说的是什么。

(2) 笔记记得很清晰、完美,但是你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解决方法:

  1. 找权威或更加通俗易懂的材料学习
  2. 适当降低学习速率,针对当前内容做专项拓展
  3. 针对当前内容大量基础训练。

3 拓展

深度拓展

fig:

探究知识背景,在信息内部创造联系,提升核心单元的信息权重。

深度拓展可能是牢牢锁定知识的最佳方法,但是同时也是最花时间的工作。

知识从何而来?结论来自何处?

横向拓展

fig:

横向拓展需要在知识周围建立联系,通常意味着你需要建立模型,在模型与原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与此类似的结论还有哪些?是哪些地方类似?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同一时期还有哪些其他的发现?

纵向拓展

fig:

构建知识单元间的关系,加强主要节点间的联系,让网络更加复杂,更加稳定。

你能将一个公式与一个自然事件相联系吗?比如水的流动或是驾驶汽车?如果这个发现与一个看起来完全不相关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你能发现什么类似之处吗?想想看地震的预测与八国联军事件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拓展不好的表现只有一种:

缺少灵活性。你已经掌握了一个新东西,但是没有或不会将它与其他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假如让你用这个新知识去解决一个非常规问题,就常常束手无策。

解决方法:大量多维度训练

4 纠错

删除不必要联系,优化网络系统,提升网络效率。

fig:

纠错阶段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错误联系太多:

课堂上,人们很少做拓展工作,因为联系得少,所以错误的联系也就少,结果也就很少有需要纠错的地方了。

解决方法:从应用的角度多维度训练并分析错误原因,费曼技巧教别人以输出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当把别人讲蒙了(溢出了),自己讲明白了,这就说明进步了。

5 应用

高效率!大剂量!

fig: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的大量的专项训练才能加强知识单元的权重提升。

只有多维度的大量训练,才能让网络关系更加复杂且稳定,才能发现更多的不足,才能让更多子单元转化为核心网的成员,从而实现核心网的增长。

应用上的缺陷是不能在真实世界中很好地运用知识,有华丽的理论却不会应用于实际是无用的。按我的观点看,现在的学校恰恰缺少这方面的教育。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脱离书本,脱离笔记,独立的基于实际应用更多地实践。

测试

测试是伴随每一个阶段的,但在应用阶段要大剂量进行测试,进行复盘总结,测试系统稳定性。找出薄弱环节,针对性调整方案进行训练。

通过测试要确定你对知识的理解到了什么层次?以下是你需要问自己的一些问题。

获取阶段的测试——我以前看过或听过这个知识吗?

理解阶段的测试——我理解知识的含义吗?(至少是字面上的意思。)

拓展阶段的测试——我知道知识从何而来,与哪些知识有关系吗?

纠错阶段的测试——我删除了那些不恰当的联系吗?我删除了那些错误结论吗?

应用阶段的测试——我将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了吗?

信息结构

要根据所学信息的不同,针对性动态调整学习方法。

随意信息

碎片信息,

只能死记硬背,大量重复,花大量时间精力才能记忆,不断复习(直到长期记忆,否则就会遗忘,前功尽弃)

随意信息是一系列事实、日期、定义或规则,它们缺少逻辑分类。例如基本公式概率。

方法:

尽可能发现和创造它们的逻辑关系,可采用:

• 联想法• 挂钩法• 压缩法

观点信息

观点信息是存在争论的信息。

什么是健康饮食?哪一行业发展前景更好?

难点:

最大的难点在于获取阶段。需要检查大量的信息以寻找其中的模式,提取关键思想,而不是去记忆具体的细节。速读技巧对于收集信息非常重要。

• 图表法

过程信息

过程信息是教导你怎么行动的信息,是讲述一系列动作、操作的信息。学习这类信息最重要的是不断练习、反复去做,形成条件反射不过,建立正确的背景概念对于节约时间也同样关键。

• 内在化• 比喻法• 图表法• 模型纠错

比如,讲述如何游泳的知识,编写一段电脑程序,建造一所房子以及设计一个模型都依赖于过程信息。

难点:

需要实际投入大量的时间用于练习。 你可以对概念理解得不好,但是必须实际地掌握动作。

你无须全部学习材料,只要拥有正确的背景模型,就可以练习那些教你的动作。

过程信息的好处是:如果练习了,它比其他类型的信息记得更牢,保存时间更长。通过练习,你可以将模型与知识结构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具体信息

具体信息是那些在实际中可以观察到、听到、触到的信息。

比如医学上的视、触、叩、听得到的信息就是具体信息,不过实际上,大多数信息都介于抽象和具体之间。

方法:

内在化有助于将信息与多个感官相联系,举例来说,你不但能看到心脏泵血的图像,还可以给这幅图画加上感情和声音。

抽象信息

抽象信息缺少与感官的直接联系。

数学、物理、心理学、计算机和化学主要涉及的是抽象信息。量子物理学和微积分中有大量抽象的信息,不容易马上想象出图像来。

抽象信息与随意信息正好相反。抽象信息非常难以理解,但是逻辑性很强,学习时好比潜入深海的探索,随意信息则非常浅显,但是逻辑性差。

方法:

需要将之移到具体的层次,构建逻辑性强的模型关系,注重于深度拓展

整体性学习者一般会抛弃课程中的随意信息,因此他们比一般人理解得更好,后者往往不愿意尝试理解复杂的知识。内在化和比喻法对于将复杂知识简化至关重要,模型纠错也很重要,因为一开始建立的模型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

难点:

对抽象信息来说,理解和拓展阶段显得难以忍受。假如你感到理解困难,可以降低接受信息的速度,将前面的信息深入仔细地探究。这种知识的特点是一环接着一环,所以打好基础至关重要。

核心要点:强化核心网!

第二部分 整体性学习技术

  1. 要超出知识本身的目标,要找到各种应用知识的途径,以输出驱动输入。

获取知识

快速阅读

对于非专业书籍,快速阅读。

对于专业书籍,采用指读法为主,集中注意力,以25分钟为一单位时间段,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提升知识的正确获取率。在25分钟后思考“上单位时间内,主要观点?如何记忆?如何拓展并应用?有什么关联?”

fig:

混合型笔记流

写下主要观点,压缩信息,提取核心节点。笔记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所学的内容,是辅助工具,不要本末倒置!是主动思考的结果,是自己的核心知识网的体现。

核心是: 记录和扩展联系

  1. 上课(学习)时,先快速提取关键信息点,例如学习C语言就为:【Switch】 【if】 【else】 等
  2. 课间或主线不繁忙的时候,脱离书籍联系知识点关系(建议每25分钟索引一次)
  3. 课后疑难且重要的知识点做简要补充,或画简单的关系图理清。 其余索引对应知识的参考资料源的页码即可。不可浪费时间抄书! 尽可能一切独立输出
  4. 要学活删除很多信息,尽可能浓缩到一两页,浓缩后的都是自己的核心网络,是需要记忆的! 没有独立浓缩的,没有记忆到脑海中的,是没有意义的。 不要妄想一次学习,一两次复习就能掌握知识,一切只是幻想,知识只不过还在缓冲区,是短期记忆罢了。 几天不复习,熬夜几次就忘得差不多了
  • 论知识点,你的笔记不如书籍,论严谨程度,可能错漏百出。其唯一的作用就辅助自己记忆。

fig:

联系观点

将待学习的知识点分为困难信息 、 关键信息

关键信息是核心单元,需要重点记忆,采用各种方法,牢固记忆。

困难信息需要反复应用加强理解,至少需要3次独立练习。

比喻(类比)

通过比拟的方式与别的知识体系建立联系,“比如、就像、如同……”

情景化

将知识点联系到生活中的的图像记忆,利用生活中的模型处理,使用视觉、听觉、嗅觉、情感等辅助记忆。

图表法

将采样后的浓缩知识点构建可视化的联系,例如图表,利用视觉,逻辑思维强化记忆。

可使用:流程图、概念图、图像

随意信息的处理

将知识通过采样压缩以后,联想到生活等相关的已掌握、已熟悉的知识点上,触类旁通。然后采用逻辑的记忆点进行辅助。

将知识段浓缩为知识单元,再将知识单元通过联想 的方式加强单元联系,之后将知识点与已构建好的知识类别挂钩起来,建立索引。

fig:

压缩笔记的步骤
(1)拿几张空白纸。准备好要压缩的笔记,这个练习可能会花费一两小时,所以要确保你有这么多时间。
(2)用最小的字,写下笔记中的主要观点。使用尽可能少的字
(3)接着写下与之相联系的观点、公式、概念或定义。尽可能写小一点和写少一点,节省空间。
(4)持续上述自由写下观点的过程,直到将笔记中的每一个主要观点都写了下来为止。最后你得到大约1~3张密密麻麻写满信息的纸。
(5)有时候,还可以更进一步,将上面压缩后的内容加工、修饰得更有条理,更好看一些。

fig:

知识扩展

实际应用

将学到的知识点,尽可能的应用到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哪怕看起来很可笑的想法。

模型纠错

在不断的实践中纠错,复盘总结,反馈。

  • 要分清楚是自己粗心大意的拼写错误,还是本质上的知识点没有理解到位。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 要经常练习(复习),非必要不要花大量时间只专攻某一问题,要拆解且分散到不同的日子复习,才能加快神经元的关联建立。 每天要从多个角度,多个不同的知识层面加以训练。
  • 不要有侥幸心理,临时抱佛脚,要把任务拆解,分配到每一天。 想要学会知识点只能这样做!
  • 长期来说,抱佛脚是最亏的,效率最低,长期记忆转换率最低。 习惯性任务学习才是最高的。

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

在自学具有体系化的内容时,要设定1~3个月的项目目标,要拆解为以周为单位,去围绕目标而努力学习。

输出驱动输入

费曼技巧

设定好时间,20分钟!

第一步:选择要学习的概念
首先选好你打算深入理解的概念,拿一张空白纸,在最上方写下概念的名称。

第二步:设想你是老师,正在试图教会一名新生这个知识点
这一步你要假想自己费尽口舌让一名毫无这方面知识的学生听懂,并把你的解释记录下来。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在自我解释那些你理解或不理解的知识过程中,你会理解得更好,而原先不明白的地方也得以理清。

第三步:当你感到疑惑时,返回去吧
每当你碰到难题感到疑惑时,别急着往下走,学习不是单行道,回过头来,重新阅读参考材料、听讲座或找老师解答,直到你觉得搞懂了为止,然后把解释记到纸上。

第四步:简单化和比喻
如果你的解释很啰唆或者艰涩,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重新表述它,或者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以更好地理解它。

以教代学,从系统的开始进行推理演化,查找自己网络中的薄弱点。

第三部分 超越整体性学习

高效率

一、能量管理

(1)增加你的能量储备。

①每周运动3到5次。每天40分钟。

②睡够时间,因人而异。非特殊紧急且重要情况下,不要熬夜,熬夜必亏!

③多吃粗纤维和粗加工食物,适当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④喝足水,每天至少要四杯水吧(1500ml)。

⑤一天吃4到5餐,每次7分饱,睡前适当吃点。

(2)将你的日程表由线性的改为循环式的。

①一周休息一天,什么也不做,只做放松。

②晚上不干活,留点空闲时间。

③设定90分钟,集中精力完成某个学习任务。

二、不要“学习”(Don't study)

我觉得要重新定义“学习”这个概念。学习不是指坐在书桌前12个小时,这是假努力,无效的。

学习应是指有目的的具体的活动:听课,阅读笔记、阅读课本、背诵试题、做作业等。

(1)阅读材料。

(2)完成各项作业和在课堂上做笔记。

(3)应用整体性学习方法处理某些难点。

(4)考试前,针对学习材料做一次笔记流。

三、绝不拖延时间

(一)如果一项作业完成的日期是下周四,哪种做法最好?

介绍一次性完成作业比分次完成更节省时间。

A.尽快完成
B.在今天至截止日期之间的某个时间,一次完成作业
C.星期三晚上
D.星期四早上,上课前10分钟
最佳答案是B,一次性完成作业比分次完成更节省时间

(二)我们可以采用周目标法或者日目标法来完成作业,效果更好。

介绍对抗延迟的最好方法,就是周目标体系或者日目标体系。

周日目标体系:

1.每周周末,列一个清单,包括所有的任务、作业以及你想在下周完成的读书和学习活动。

2.每天晚上,检查周计划,列出每日目标清单。确保完成每日的工作清单,但不必超过它。
(三)周/日目标系统有什么好处?

周/日目标体系法的好处

(1)可以缓解你作决策的应激。你只需检查清单,就明白是否完成。

(2)防止你做一项大任务时耽搁不前,依赖每周和每日目标清单,而不是截止日期,你会有时间紧迫感。

(3)帮助分配你的工作量。通过制订计划,你可以将工作适当分配到周和日,不需要考试前熬通宵而前三周一个字不看,你可以细分工作。

四、批处理

批处理的意思就是将那些类似的、散在的工作集中起来一次做完。批处理有助于节省时间,因为你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

(1)工作量。批处理最适用于将那些需要时间不长的零散工作放在一起做。

(2)一次性完成作业。如果一项作业花费的时间不会超过8小时,我就坐在凳子上一鼓作气完成它。

(3)提髙注意力阈值。阈值越高,表示能一次完成的工作量也越大。

五、有组织

(1)所有的物品都放在固定的位置。作业、课外作业以及约会日期都记录在固定的地方。没有固定地方的结果就是混乱。专门找一个地方放东西,这样会更容易放得有序。

(2)随身携带一个记事本。每天随时记录,日积月累,必有所获。

(3)j坚持复盘 : 坚持日历和做事清单。应用做事清单记录任务和目标,使用日历来记录要做的事和截止日期。

虽然有组织不是万能灵药,但是它的确很有帮助,组织技能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缓解压力。

自我教育

人的时间只有少部分是在课堂上的,其余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之外的,人与人的差距也在看不见的地方,在课堂之外拉开的。

故而要学会在课堂之外自我教育,提升自学能力。

建立良好学习习惯

每日阅读:每2周至少一本,每年至少20本。

书籍不能教会你全部事情,但是它会给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你的视野会更开阔,看问题的角度会更广泛。

每日练习: 通过每天完成项目的工作以及学习技能的练习,你会提高自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练习能为你的学习提供循序渐进的安排,因为练习会对你最初的能力水平予以定位。

每日目标: 通过设置学习目标,并把目标细分为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你的学习会更有用,因为你可以整体系统地学习某学科,而不是碎片化地获取知识。

如何养成?

posted @ 2024-05-09 19:31  舟清颺  阅读(1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