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戈瑾
博客园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管理    订阅  订阅
《架构之美》读书笔记六

  第四部分最终用户应用架构第十一章将一组简单的组件和一门语言结合成为一个操作系统,是日后作为一名程序员必不可少的技术,第十二章讲了一个简单的架构如何经过冲刺、评审等过程最终成为一个完整健全的系统。

  第十一章GNU Emacs:滋长的特性是其优势。首先了解Emacs,这是一个类似于文本编辑器的东西,打开文件可以显示出文件的内容并且可以经行修改保存退出等操作。他所采用的交互式应用程序采用的是视图-控制器模式,其中,模型是程序所操作数据的底层描述;视图则是向用户展示数据的方法;而控制器则负责实现用户与视图的交互,并对模型进行相应的更新。它的架构就是不断滋长的特性导致的。我们可以通过模型的复杂度和操作的命令复杂度来对其进行衡量评估。但是Emacs却采用了比较简单的不支持样式表、自动编号小节、页眉/页脚等方法。

  第十二章当集市开始构建教堂。在面对具体的问题实例时,如何进行透彻的分析并从实际出发考虑直至解决问题一直都是主流,也是本章所要讲的关键问题。文中提到了调度,但是它和调度是不同的,调度是指令告诉程序一步步该执行怎样的流水操作,而我们不能忽视架构的问题,我们要使所开发的软件有明显的改进,有质的飞跃,那么至少要从架构上进行分析优化,找到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和可靠的方向,才能帮助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更加容易的完善架构、完善系统、完善整个软件的质量。

posted on 2022-04-15 08:17  戈瑾  阅读(34)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