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1 20201223 《信息安全专业导论》第3周学习总结

2020-2021-1 20201223 《信息安全专业导论》第3周学习总结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besti/2020-2021-1fois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https://www.cnblogs.com/rocedu/p/9577842.html#WEEK01

这个作业的目标

阅读《计算机科学概论》第2章、第3章,并完成云班课测试;阅读《程序设计导论-Python计算与应用开发实践》第2章并完成云班课测试

作业正文  

 

##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在阅读《计算机科学概论》的第2章中,我学会了二进制数值与计数系统,学会了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化与计算。并且了解了计算机使用二进制计算的意义。在阅读《计算机科学概论》的第3章中,我学会了各种数据的表示法,包括数字数据表示法、文本表示法、音频数据表示法、图像与图形表示法、视频表示法。懂得了在有限的计算机内存下,用数据表示各种文件。学会了文本的有效压缩。

 

## 教材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问题1:八进制和十六进制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问题1解决方案:通过查找书籍和上网搜索,了解到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是相关的,因为他们的基数都是2的幂。这种关系为它们之间的数值转换提供了快捷方式。

 

问题2:为什么在文本压缩中两个或三个连续的字符不需要压缩呢?

问题2解决方案:在阅读书籍中了解到,文本压缩是由*、字符、数字三者构成的。如果两个连续字母进行文本压缩,结果串反而会更长。而三个连续的字符进行压缩后结果串仍然与原来一样长,因此没有压缩的意义了。

 

## 调试代码中遇到的问题

问题1:在编码base64时,需要在Python中输入自己的中文姓名,但是Python中只支持英文,无法打出中文字来。

问题1解决方案:使用复制粘贴技术,将自己的中文姓名粘贴至Python编码区,就可以得到中文字了。

 

## 学习进度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博客量(新增/累积)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重要成长
目标 5000 30 200  
第1周 0/0 2/2 7/7  
第2周 100/100 2/4 7/14  
第3周 150/250 2/6 7/21  
posted @ 2020-10-18 16:57  不加糖的酒  阅读(96)  评论(1)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