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1
做法1:枚举选了哪些行间隔,对列间隔进行 dp,时间复杂度 \(O(2^{n-1}n^3))\)。
做法2:枚举选了哪些行列列间隔,考虑增量使得转移变成 \(O(1)\),时间复杂度 \(O(2^{n+m-2})\)。
做法3:甚至可以二分。
- T2
首先,每个点的代价是固定的。
考虑设 \(f(i,j)\) 代表从 \((0,0)\) 走到 \((i,j)\) 的最大值最小,设 \(g(i,j)\) 代表从 \((i,j)\) 走到 \((n,n)\) 的最大值最小,转移是简单的,对于答案合并一下即可,时间复杂度 \(O(n^2)\)。
- T3
考虑到这玩意其实和最小斯坦纳树很像。
设 \(f(S,i)\) 是考虑了集合为 \(S\) 的颜色,树根为 \(i\) 时候的方案数,暴力转移是 \(O(2^kn^2)\) 的,而且很麻烦。
考虑再设 \(g(S,i)\) 是考虑到集合 \(S\),树根为 \(i\),且 \(i\) 度数是 \(1\) 时候的方案数。
先转移 \(g\),我们枚举从一个 \(f\) 新连出去一个根,转移到 \(g\),这部分是简单的。
再来转移 \(f\),考虑枚举 \(i\) 的又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加上他的父亲恰好是 \(i\) 度数为 \(1\) 的方案,于是可以从 \(f\) 和 \(g\) 结合转移而来。
注意到其实算了 \(k\) 次,所以最后答案要除 \(k\)。
经过分析,时间复杂度是 \(O(3^kn)\) 的。
题目
-
Loj3151
考虑设 \(f(i,j)\) 代表枚举到 \(i\),分成了 \(j\) 段的答案,但是朴素的转移是 \(O(T^2s)\) 的,显然无法通过。
考虑优化,注意到 \(n\) 很小,这启发我们去枚举最后一段通过了几个人,显然随着人数的增多,最后一段的左端点是会右移的,考虑从 \(i\) 到 \(i+1\) 时,上述左端点会右移,于是可以直接开 \(50\) 个单调队列优化,时间复杂度 \(O(Tns)\)。 -
P7142
考虑最短路树,最短路其实在说假设点 \(i\) 的最短路是 \(dis_i\),那么 \(dis< dis_i-1\) 的点不可能向 \(i\) 连边,\(dis=dis_i-1\) 的点至少有一个向 \(i\) 连边。
考虑 dp,设 \(f(i,s_1,s_2)\) 是枚举到 \(i\),考虑 \(s_1\) 集合内的 dis \(\leq i\),\(s_2\) 集合内的 dis \(=i\),转移枚举 \(s_3\),意思是这些集合内的点距离为 \(i+1\),复杂度经过分析是 \(O(4^n\times n)\) 的。
需要预处理点对之间的贡献,显然,转移时,\(s_3\) 一定与 \(s_1-s_2\) 之间没有连边,\(s_2\) 与 \(s_3\) 之间至少有一条连边,这个的贡献听说是可以 \(O(3^n)\) 预处理的。 -
CF1439A2
显然,我们可以通过不超过 \(\frac{m}{2}\) 次操作把最后一行全变为 \(0\),类似的,我们也可以把其他非首行的行变成 \(0\)。
我们再对列做相同的操作(此时,显然只需要关心前两行),最后,显然只会有右上角 \(2\times 2\) 的矩阵非 \(0\),可以证明,任意 \(2\times 2\) 的矩阵都可以消掉,于是最后一步爆搜即可。 -
P8416
先考虑一维的情况,考虑最坏情况是 \(2,3,....n,1\),因为一个排列交换次数其实是 \(n-环个数\),上述排列环个数为 \(1\),这是因为每次操作最多合并两个环。
由此猜测,二维情况交换行的最小次数为 \(n(n-1)\),行列同理,于是总次数最小,即 \(k_0=2n(n-1)\)。
于是我们考虑构造,显然,把每个数归位需要 \(2\) 次操作,考虑最后一行一列可以只用一次操作,于是可以得到一个显然的方法,考虑继续优化,但是还不会。 -
CF1521E
妙。
考虑我们把横纵坐标均为偶数的点设为 \(0\),此时有 \(n^2-(\frac{n}{2})^2\) 个非 \(0\) 位置(除法向上取整),但这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我们考虑加紧限制使得他变成充要条件,考虑限制 \(2\),其实是要求相同的数字不超过 \(n\cdot \frac{n}{2}\),(根据抽屉原理可以简单证明),但是这是否是充要条件呢?我们考虑构造,分为如下三步: -
填横坐标为奇数,纵坐标为偶数的点。
-
填横坐标为奇数,纵坐标为奇数的点。
-
填横坐标为偶数,纵坐标为奇数的点。
显然,经过如下构造,每个 \(2\times 2\) 的方格的对角线在序列中的位置都大于 \(n\cdot (\frac{n}{2})\),根据我们的条件,我们按照排好序的序列填,这两个数是一定不同的。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zjrqwq,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zjrqwq/p/16906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