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记
书接上会,继续说自己的故事。
既然回忆,就回忆的透彻一点。顺带把面试的故事写一下。省的以后老了,儿子不知道。他老爸还面试过。
面试,顾名思意,就是亮相,考试。face to face ,4眼相对。对方都需要从彼此的眼中看到对方的bottom line,看到对方的弱点,然后疯狂的进攻,直到对方倒下。而胜利者,则欢呼、雀跃的找寻下一个对手。
才开始工作,当然就只能充当被面试者。才毕业的大学生如同盗版光盘小贩手里的私货。有些包装光鲜,让人看着热血沸腾。结果兴冲冲的买回去,忙着把窗帘拉起,偷偷摸摸的把光盘放入光驱,结果画面显示的是怎么遵守五讲四美三热爱,这样,就只有自认倒霉,没有倒贴一口鲜血就已经很不错了。有些呢,确实对的起包装,对得起价钱。看了让人心潮澎湃。还能不时拿出来反复播放,反复回味、反复学习。
简历,武器,攻城拔寨的武器。在上战场前需要把武器磨的铮明瓦亮,起码,能在简历海洋中把用考官闪一个踉跄,这样,就对得起拿几张纸的价值。所以,应届生的简历,花哨的吓人。当然这是后话。我们才毕业的时候,还没有后世流传的裸照简历。只有黑白二色的简历。确实对得起"简"字。多一个标点都懒得打。印象最深的是,那年找了份简历,同时也是为了苦练word苦功,所以,疯狂的复制、粘贴。很快,一份工工整整,还散发着热度的简历出炉了。于是揣着热乎乎的简历上路了。如同装了个定心丸,心里面那个滋润啊。梦想这下个小盖就是我。想着那么多钱怎么花。路过汽车4S店的时候,差点把简历拿出来定了个奔驰。在喜滋滋的同时,忘了个致命的问题。好像一堆哥们的简历都是一个版本。结果到了面试的公司,看简历的大哥,一脸无辜的说:怎么所有简历都是一个样子!!!大家这个时候才才从定奔驰的yy中惊醒。于是,一个个面面相觑、尴尬无比。最后在hr的注目下,把简历收入怀中。又开始梦想着到哪里找下 家。
侥幸的是,虽然毕业那会赶上IT的第一股寒流。不过,还是凭着“计算机”三个字,很快就混进了公司。作为没有后台的一介普通大众,能够一边玩一边面试的找到还是基本满意第一个工作,心中也没有更高的要求了。所以,开始了自己的上班生涯(这个以后回忆。这里不表)。可惜,在公司大概在了1年不到。发现从事的工作和当初自己的梦想差距是那么大。于是开始考虑了自己的又一次面试的经历。上网,找单位,投简历。同时还上网看了一下发达省份是怎么面试的,好及时的同世界接轨,甚至还专门看了一下传说中的ms的bt考题。也看到了大名鼎鼎的----窨井盖问题。很快就有了回音----面试。于是又开始诚惶诚恐起来了。又把丢在了一边的书翻了出来,又开始背起了算法。准备随时战斗。随时给面试考古穿心一剑。结果发现,边区就是边区,从面试的过程来看,很少有真正考理论的时候,一般都是唠嗑。最多就是做一套初程的考题。
第一次跳槽过程中露怯的居然是忘记了面试公司的名称和地址。只记得个大概位置,没法,只有顺着问。大家都非常惊恐的看着一个背着书包,一脸茫然的一个人在打听哪里有面试的公司。差点被保安哥哥拎出大楼。还好,在保安开始向我移动的时候,我闪进了公司。
于是,开始了面试。毕竟,当时还是菜鸟。什么都不懂。什么都那么的躲躲闪闪。那么的露怯。什么都那么被动。别人问一句,自己回答一句。老老实实的回答,老老实实的接受hr的蹂躏。很快对答完毕,被告知回家等通知。于是,开开心心的回家开始等,等啊,等啊。就是不通知。心里很急,老是担心自己的call机(当时才开始普及手机,作为才毕业的同学,自己独立买手机有点难度)是不是坏了。甚至经常自己call自己。就是为了验证call机正常。不正常的是hr。又过了几天,相信了,不会有电话了。于是又开始第二轮的简历投递活动。如同圣 火 传 递 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顺着来,一个不拉。于是又开始了初级菜鸟的面试过程。过程基本和上面差不多。毕竟,才毕业的本科生还没有什么资本可以牛气的。终于,和一家公司达成协议,我的面试经历暂时告一段落。
在新公司开始了打拼,靠着自己的努力,慢慢的在公司打开了局面,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慢慢的,有机会面试别人了。心里面那个兴奋啊。当然,我不是主考官。就是个凑数的。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看着和我当初一样的怯场,一样的羞涩,心里面那个美啊。终于到我问别人了。于是开始了和别人瞎扯的过程。有时候甚至于自己不懂什么问什么。现在想想,汗。。。。
其实面试别人的乐趣不在于面谈,而是在过简历的时候。看着一份份的简历奔来眼底,就想找一份能把自己闪个踉跄的简历,赶快交给老板,我好交差。而这个时候,简历也有了变化。逐渐的丰满了起来。花里胡哨的简历开始应接不暇。各种认证开始出现。一开始还真被唬到。赶快通知人家来,生怕被其他公司抢了。结果抱着一堆认证来的,很多基本的概念都是混乱的。于是,开始揣摩认证是怎么过的。后来发现,这个东西烂大街了。于是,凡是简历里面夹认证的直接过。
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地,从一开始的凑数的,变成了主考官。于是面试变得正式了。什么东西都怕认证二字,一旦要认认真真的面试一个人了,才发现,这个是个苦差事。hr毕竟只是初试,只是看一下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专业素质还要靠自己把关。毕竟,招的人不顺手,吃亏的是自己。所以,开始整理面试考题,开始察言观色,开始从对方口吐莲花的说辞中辨伪存真。其中,最好玩的问题莫过于经典面试题:你为什么离开原来的公司。这个问题真的是五花八门的。直白的说待遇差,含蓄一点的说公司不适合自己的发展。有个哥们,直接说,他在过的公司都顺着倒闭了,才不得不出来。听了那个汗啊。不知道老板敢用这个哥们不。
在说一下自己比较牛的面试经历。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反感那些拿着你简历,让你介绍自己的。感觉就像小学生在给老师背书。就是要考你哪些东西说的和写的不一样。所以,遇到这样的人,一般说话都很简洁。简历上有,有什么不懂的,直接问。大家时间都紧,不要彼此浪费时间。有一次就是为了这个和主考官当场就吵了起来,现在想来,年轻就是好啊!
说几个印象比较深的面试。有一次吧,hr是个美女。工作正装,就是短裙。结果就看见一条大白腿在眼前晃来晃去,又要忙着回答问题,又要忙着瞅空看看美腿,搞的我心猿意马,根本没心思专心回答问题。好像美女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是的用手拉裙子,这样我就更加尴尬和紧张了。结果可想而之了。第一关都没过。哈哈,下次面试要戴墨镜去了。另外一次,笔试。起初还行,套题,也是老套路,很顺手的就做完了。刚想站起来交卷,结果,一个小妹妹又抱了一摞考题来,一看,kao,居然是测试EQ和IQ的,没法只有继续做。可惜,也不知道EQ和IQ分别是多少。在说一个面试某新政部门岗位的时。这个部门是原来的信产部的一个下属部门。其实工作范畴就是为各个软件公司的软件产品进行评测。然后给一个身份证。好让公司挂着亮闪闪的牌牌出去唬人。过程表明很正规。第一关是初试,就是考题,但是不是单纯的算法题。题目类似把高程、架构设计师、、项目经理等等题目揉在一起考的。考完感觉一般。没过几天接到了复试的通知。到了点过去,发现复试的人不少。很多都是研究生什么的。然后开始等,慢慢的等。到了我了,进去一看,哟,架势挺严肃的。一排学究在座。开始吧。问了几个基础的问题以后,一个老学究开始发难,
“你熟悉什么数据库”
“SQL 2000”
“很精通吗”
心里开始嘀咕,这个精通的标准是什么?没法啊,不可能我问他啊。只有回答“恩,颇有心得”
“哦,这样,介绍一下DTS的原理”
这个是什么问题?难道要我写散列方程式还是从数学的角度介绍这个问题还是从数据库原理说起。很费解。“。。。。。。”
“是不是平时没有关注这方面”
“。。。。。。”
“好了,就到这里”
“。。。。。。”
后来专门上网差了一下资料,中外都溜达了一圈,包括msdn、ms的官方网站、csdn等等,都看了,都问了。结果大家都没个准确的说法。也都是说法不一,都是一脸茫然。所以,这个问题到现在都在困扰着我。我也经常问应聘者,结果大家还是一脸茫然。当然,要告诉他,这个问题不属于必答题。
所以说,面试是学问,是左右博弈之术。很高,很高!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