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属于我自己的牢骚
其实从上大学到现在,我都一直好想写这么的一篇文章。特别是过去的15天薪火学习班的任教生涯,更加激发了我要写这一篇文章的欲望,苦于一直以来都是自己顾着玩或者是身边一些琐琐碎碎的事情而未能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地写作,所以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这些东西我没有进行一个排序,你要我说出孰轻孰重,我自己也说不出来。实际上我认为每一个都同样重要,就像你的十个手指一样,缺少一个都痛心疾首。
做有所得
当你考虑一些事情到底应不应该做的时候,你可以衡量一下做这件事得到的与你这样的付出到底值不值得。甚至在作出某些选择时,都要尽量地考虑一下,尽自己的能力做到利益最大化。值得的就勇敢地去做,不要理会别人的想法,只要觉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反之亦然。其实我们生活中确确实实会遇到像这样的事情,例如学校的选择、复读与否的选择、工作的选择、参加一项活动与否的选择。好多时候好多事情不是我们不能做好,而是我们把时间彻彻底底地浪费在选择与否这个问题上。好多人甚至连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都不知道,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了身边的人,让别人去帮他做出选择,到最后觉得选择错了的时候,就一昧地怪责别人。如果你还不懂得如何做出选择的话,这就是一个不错的参照标准。或许这句话许许多多人都认为太过功利化,绝对化。但是正如我看待厚黑学所描述的一样,尽管是比较赤裸裸,但是我们可以好好的利用。要知道,我们的这个“得”是广义的,它包括一切积极向上的东西和对自己及身边人有好处的东西,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如良心的安宁、自我的满足、心情的舒坦、梦想的实现等等。
尽人事,听天命
或许吧,好多人都把结果看得很重要。认为结果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认为结果就是一切。但是,我高三时候的班主任告诉我,关注过程,勿重结果。因为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只有人的努力是我们可以保证的东西;而结果,往往受到好多因素的影响,这不免让我想起我们的老祖先最爱的天时地利人和。可能会有人说这是迷信,但有些东西确实是这样,不由得你不相信。说实话,我现在还记得,在考完中考第一科后,我问了我同学一个问题,“刚才的作文要求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我到现在对那个作文题目还记忆犹新,以“最好的奖赏”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XXX字的记叙文,因为我写议论文了。三年后,我高考前一天晚上,睡了不到两个小时。说这么长的两件事情,只为了说明,其实结果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同时,也可以问自己这么的一个问题,当有一天,我回想起这段日子的时候,是否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了我自己最大的努力,没有什么可后悔的。过于关注结果只会增加自己的压力和使自己偏离正确的方向。
大道至简
不知道有没有人认同这么的一句话,“所有学科的最后境界就是哲学”。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举一反三”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词语之一,但是在实际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我不敢担保我能够一如既往地做到,但是至少在某一些方面,我做到了。其实好多东西,离不开对本质的探讨。一昧地如赵括那般生搬硬套,可谓一句,尽信书,不如无书。一般情况下,书本或者别人告诉我们的只是一些原理的应用,并没有告诉我们原理究竟是什么。又或者有一些时候,他们可能会告诉我们原理,但是这个原理是局限在某一方面的。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原理或者生活中好多事情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事情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有谁联系过勒夏特列定理与城市人口之间的关系,有谁联系过数学与物理间的关系,又有谁探索过我们学习的各个学科的学科思想?这些思想的应用呢?善于总结,学着去探索问题的本质吧!好好感受一下什么叫做举一反三,大道至简。
常问自性
这个我忘了在哪一本关于哲学上的书看到的了。还记得那句很经典的话吗?“认识你自己。”好多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在做到一半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自己要做一些什么东西,或者开始对自己的所走过的路开始产生怀疑,怀疑自己选择的正确与否,怀疑自己过去的努力正确与否等等。特别在现在做的一些事情中面对挫折的时候,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怀疑。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最好问一下自性。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或宿舍,或教室,或床上,反正能够思考的地方就可以了。问问自己关于自己所有的所有,并尝试着自己给自己一个答案,从而坚定自己该坚定地,放弃需要放弃的东西。在你心情凌乱的时候,或许这种方法可以使你安静下来,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平常心。这这里,需要特别提一点的就是,好多人告诉我,因为学习,因为工作,无法好好生活。我想说的是,生活才是我们的全部。我们学习、工作都是为了生活,不要把它们颠倒过来。要知道,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生活。注意分清生活中各种事情的轻重。
凡事从大处着手,把握细节
通常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从何下手。就如写一篇文章,肚子里面有东西,但就是说不出来。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从这个方面来考虑一下呢?当我们写文章时,在写出了提纲的前提下,我们不就可以一吐而快了吗?在找一个人的时候,我们都是通过国家—省—市—县(区)这样一级一级找下来的。或许你会说,是啊,但这些又有什么联系呢?但是请你细心地想一下,国家与省,不是大处与小处吗?省与市呢?因此,大和小是相对的。说一个我们生活中会应用到的例子吧!发表一次讲话,我发现好多人都不能脱稿。其实你们可以这样去尝试一下,把讲话的几个要点记牢,认为确实没有把握的就写在手心。而我们在讲话的时候,其实好多东西我们是知道的,只是担心我们会忘记要点,而说偏了方向,在我们知道要点的前提下,相信大家都是可以脱稿说出来的,只要保证不紧张那就可以了。而且大型的讲话当中,细节是要注意的,但人们通常从讲话中获取的信息是你讲话的要点,所以,一个好的讲话,在最后还需要和听众总结一下讲话的要点。不信的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其实大处就好像方向,我们向着目的地的方向出发,是一定可以走到终点的。把握细节是因为我们在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荆棘,需要小心避开而已。当然,这个原理还可以应用在许许多多的方面,而更具体的,可以每个人去小心体会。
写到这里,其实已经差不多了,但是有些我觉得比较有用的话还想摆上来。
要为成功寻方法,莫为失败找借口。
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
连梦的勇气都没有,梦想成真那一刻永远都在梦中。
优秀是一种习惯。(PS:其实这些习惯好多人都有,可以细心回想一下,只不过习惯已成习惯,太不起眼而已,因此,不要妄自菲薄)
永远保持谦卑。(池中无鱼虾为王)
活在当下。(昨天的已经成为历史,苦想无法挽回。明天的明天才发生,多想无用,今天才是自己的。)
在做好自己的同时,为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上善若水。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平常心。
打不死的心态(自信,成功的唯一秘诀。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重头再来)
说实话,写的这些东西,好多一部分我都在和一些师弟师妹的交流中说过,而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悟,或许啦,好多东西,连我自己都未能做到,但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我一直在努力践行着。当然,如果觉得对你们用处不大,可以一笑置之,如果与我的看法有不同的地方,欢迎指出大家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