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之一:概述
1. OS的目标:
1) 有效性:
- 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 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2) 方便性:
3) 可扩充性:方便增加新功能和模块,修改老的功能和模块;
4) 开放性:遵循世界标准规范,彼此兼容。
2. OS的作用:
1)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用户可通过以下3种方式,使用计算机:命令方式、系统调用方式、图形窗口方式;
2)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 推动OS发展的主要动力:
1)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 方便用户;
3)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4. OS的发展历程
1) 多道批处理系统
- 基本概念:用户提交的作业都存放在外存上,排成一个队列,按一定算法选择若干个作业进入内存,使它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 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好处:
 
① 提高CPU的利用率;
② 提高内存和I/O设备的利用率;
③ 增加系统的吞吐量;
2) 分时系统
- 基本概念: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 关键问题:及时接收、及时处理;
 - 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3) 实时系统
- 基本概念: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5. OS的基本特性
1) 并发性:两个或多个进程在同一时间段内发生;
2) 共享性: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3) 虚拟技术:
4) 异步性:进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