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信号处理

摘要:EMD是1998年提出的一种针对非平稳非线性信号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目前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成功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模式混叠、端点效应和停止条件等。 1、模式混叠 模式混叠最早是被Huang提出,其基本定义如下:模式混叠是指一个IMF中包含差异极大的特征时间尺度,或者相近的特征时间尺度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7-27 21:14 我们都是大好青年 阅读(8129) 评论(0) 推荐(1)
摘要:自己挖的坑,死也要往下跳(哭),下面看下重排在S变换中的应用吧 先看几个概念: 时频重排:可以有效的聚集时频能量,提高时频分辨率! 高低频定义:按照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制定的频谱划分表,低频频率为30~300kHz,中频频率为300~3000kHz,高频频率为3~30MHz,频率范围在3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7-27 09:51 我们都是大好青年 阅读(2733) 评论(3) 推荐(2)
摘要:哈哈,这两天在整理时频分析的方法,大部分参考网上写的比较好的资料,浅显易懂,在这谢过各位大神了! 今天准备写下S变换,由于网上资料较少,自己尝试总结下,学的不好,望各位多多指导 由前面的文章可知,傅里叶变换只能作用于收敛信号,短时傅里叶变换的窗函数不可变,小波变换虽然窗函数可变,能进行多分辨率分析,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7-26 14:40 我们都是大好青年 阅读(7993) 评论(2) 推荐(6)
摘要:如果让你说说连续小波变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多分辨分析肯定是标准答案。所谓多分辨分析即是指小波在不同频率段会有不同的分辨率。具体表现形式,我们回到前一篇文章的第一个图, 图一 对应的信号为 低频时(频率为4),对应彩色条纹更细,意味着更高的频率分辨率,而条纹区间大概落在【0,2.5】之间,这意味着较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7-26 11:02 我们都是大好青年 阅读(5876) 评论(0) 推荐(1)
摘要:整理下时频分析变换的方法,遇见好的文章就记录下来了,本篇博客参考知乎https://www.zhihu.com/topic/19621077/top-answers上的一个回答,自己手敲一遍,增强记忆 首先说明这里是连续小波变换,不会涉及离散小波变换,不涉及尺度函数。 对于一个morlet小波变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7-25 21:59 我们都是大好青年 阅读(30394) 评论(1) 推荐(1)
摘要:很多通信工程学生,几乎每天接触时频变换,但通常不知道为什么要时频变换、变换之间的关系,变换产生的图代表什么意义,基于这些问题,我尝试做下梳理: 1、为什么要进行时频变换? (1)在频率域能看到很多时域无法直接看到的现象,比如频率分布; 对于确定的信号其时域表示是确定的,我们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其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7-25 20:27 我们都是大好青年 阅读(3057)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