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记四——一些课堂笔记和小技巧、总结
利用边框画一个三角形:
用div做一个块模型,并将他的宽高设置为0px,这样我们看到的色块都是边框,每一条边都是一个小三角形,将右和下边框设置为红色,再将左上边框设置为透明色,于是就可以得到以上三角形。以上为两种写法,第二种更简洁。
一些特性:
border: 1px solid black; 边框宽度、形式、颜色
text-align:left; 对齐方式:向左对齐
text-indent: 2em; 首行缩进,1em是一个文本单位。
单行文本居中可以让单行文本所占高度等于容器高度,即height=line-height;
单位分绝对单位和相对单位,m/cm/dm/km这些是绝对单位,不可改变的;px/em是相对单位。font-size是字体的高度 1em=1 font-size
原则上,HTML和CSS各司其职,HTML中不能过多地掺杂CSS。比如说<del>这个标签,我们可以在CSS中实现,所以在开发时我们不用<del>这个标签。text-decoration : line-through; = <del></del>
text-decoration : line-through/underline/none/overline;中划线/下划线/无线/上划线;
cursor:pointer;光标触碰该部件后的变化,有很多,不用记,可以查字典。
一些总结:
标签有行级元素和块级元素。
1、行级元素/内联元素 inline
feature:内容决定元素所占的位置,不可以通过CSS改变宽高
如span/strong/em/a/del
2、块级元素 block
feature:独占一行,可以通过CSS改变宽高
如div/p/ul/ol/li/form/address
3、行级块元素 inline-block
feature : 内容决定大小、可以改宽高
如img
有意思的是,span可以被css代码改成块级元素,使用的是display:block;这个属性,同样,块级元素也可以被改成行级元素,display:inline;
还有一个小知识,凡是带有inline的元素,都有文字特性,所以说<img>元素,因为它是行级块元素,所以使用时,如果两个<img>标签之间有空格或者回车,会使两张图片之间有缝隙,如果想让缝隙消失,那就不用有空格和回车就可以了。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啦~~
关于一些实用的开发经验: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先写html再写css,但是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可以先写css,也就是说,先用css写出一些功能,再给html套上去,这样更适合团队开发,团队开发注重效率,同样的功能写两遍没有意义,可以建立一个css库,在需要的时候把已经写好的css放上去,节省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