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05010032 张少威 第1次作业

1-1 数据压缩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我们要压缩什么”,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所谓压缩的对象,是指:

      ①物理空间,如存储器、磁盘、磁带、光盘、U盘等数据存储介质;

      ②时间区间,如传输给定消息集合所需要的时间;

      ③电磁频段,如传输给定消息集合要求的频谱、带宽等。

    也就是指某信号集合所占的空域、时域和频域空间。

 

1-2 数据压缩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为什么进行压缩”,对此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因为数据压缩的作用及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将越来越明显,反之如果不进行数据压缩,则无论传输或存储都很难实用化。

    数据压缩的好处就在于:

      ①较快地传输各种信源——时间域的压缩;

      ②在现有通信干线上开通更多的并行业务——频率的压缩;

      ③降低发射功率——能量域的压缩;

      ④紧缩数据储存容量——空间域的压缩。

 

1-6 数据压缩技术是如何分类的?

    分为 可逆压缩 和 不可逆压缩    可逆压缩

      也叫无失真、无差错编码或无噪声编码,而不同专业的文献作者还采用了另外一些术语,如冗余度压缩、熵编码、数据紧缩、信息保持编码,等等。

    冗余度压缩的工作机理,是去除(至少是减少)那些可能是后来插入数据中的冗余度,因而始终是一个可逆过程

 

    不可逆压缩

      是指有失真编码,信息论中称熵压缩。

      初步概念:

        ①有冗余度就可以压缩;

        ②压缩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可逆;

        ③超过此限度,必然带来失真;

        ④允许的失真越大,压缩的比例也可以越大。

 

posted @ 2016-08-23 11:43  3.2.V  阅读(13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