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园  :: 首页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随笔分类 -  软件工程

摘要:转自:http://blog.csdn.net/cloudkurten/article/details/6474643本人对插件式应用框架的开发是相当喜欢的,记得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将工厂模式升华为插件式框架》,这篇文章中写的是在控制台下实现的一种将工厂模式进一步加工后的结果。这两天又重新理了一下思路,于是决定动手写一个winform环境下的插件式框架开发。当然,现在插件式开发的软件也是相当多的,这个可以网上搜一下,或者看我的《将工厂模式升华为插件式框架》,最后有提到。插件式开发的核心思想我想应该是针对接口编程,那么好吧,我们现在开始插件式框架开发之旅吧。我以尝试开发一个小型系统工具为例子,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3-25 14:36 Bruce Zhang 阅读(694) 评论(1) 推荐(1)

摘要:转自:http://blog.csdn.net/cloudkurten/article/details/4300438笔者近来发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当我对工厂模式中Factory生成工厂类下的switch或者if---else进行解耦的时候,结果就会出现插件式机制的影子。当对解耦方法进一步深入探索的时候,发觉工厂模式跟插件式应用框架很相似。到底这种相似程度如何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吧。在开始前,我们先得理清思路。在整个工厂模式实现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个基接口。在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基接口的类型选择,我们到底是选择接口还是选择抽象类呢?以下是比较定义接口与抽象类适应环境及优缺点(摘自MSDN):1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3-25 14:24 Bruce Zhang 阅读(779) 评论(0) 推荐(0)

摘要:软件开发流程迭代化软件开发技术1. 传统开发流程的问题传统的 软件开发流程是一个文档驱动的流程,它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顺序相接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需完成全部规定的任务(文档)后才能够进入下一个阶段。 如必须完成全部的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之后才能够进入概要设计阶段,编码必需在系统设计完成之后才能够进行。这就意味着只有当所有的系统模块全部开发完成之 后,我们才进行系统集成,对于一个由上百个模块组的复杂系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随着我们所开发的软件项目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瀑布型开发流程不断地暴露出以下问题:需求或设计中的错误往往只有到了项目后期才能够被发现例如:系统交付客户之后才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2-18 11:23 Bruce Zhang 阅读(398)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