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2. Hans.van.Vliet教授印象

这周一,荷兰VU大学的Hans教授来北大交流访问。

主要是学术报告、交流、晚餐。

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总的来说还是颇有收获。

趁着今天有空,简单的记录一些感想。

   

Hans教授目前是Eliver旗下的JSSchief editor.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软件工程,尤其是软件体系结构。

他们的研究所搞的东西跟我们很接近,

Architecture KnowledgeDesign Decision之类的话题

都是他们的主要研究内容。

因此,梅老师特意安排了一个research report环节,

让我们SA组的同学分别汇报了我们组内的工作。

   

Hans教授估计至少是年过花甲,

并且他说是上周五晚上刚到的北京,

我估计他应该还没调整好时差,面色微有疲倦。

但是,

一张口,浑厚的声音立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Nice to meet you" "Welcome to beijing"

简单的对话之余,Hans教授和在场的每一位SA同学

逐一握手致意。

呵呵,不得不说,东方人的确是不比洋人。

高大的身躯,蒲扇似的大手,握手时感觉我的手完全被包了起来

而且很有力道。

精神矍铄——这是我的第一印象。

   

然后简单的寒暄之后,就开始了学术汇报。

先是梅老师介绍北大软件所,

之后是黄老师汇报ABC方法和网构软件。

接下来,就轮到我上场了。

我主要讲Decision-centric archtiecture design method.

基本上就是这次投APSEC文章的一个汇报。

讲的过程中,

Hans教授聚精会神,眼睛不时的直直的看着我(开始还很不习惯)

不时的又做笔记,

不时的提问题。

其中的学术内容这里就略过,有时间再单独写一篇blog.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

拿着一个朴素的本子,听一个三年级的博士生汇报研究,

然后还认真的做笔记、提问题。

治学严谨——第二印象。

   

接下来是朱文辉、宋晖的报告。

朱文辉主要讲了很多documentation的概念,意义之类的

Hans教授本不是搞着方向的,

于是风趣的说,"I should not ask any questions :)"

不过,尽管我估计他对朱的内容应该也不是很感兴趣,

但是他还是坚持认真的听到了最后。

   

最后,时间已经拖了很久,

已经超过了schedule约一个小时

最后弄得宋晖都没有时间汇报了(我好惭愧啊,我拖了很久)

结果宋晖只得匆匆讲完。

   

晚上,去农园三楼吃饭。

Hans教授和蔼可亲的同大家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听起来怎么好像CCTV的新闻?

但是,这里写的是事实)

他询问了每一位同学的工作情况,

对于博士生学习研究、东西方文化、饮食等等

很多话题和大家交流。

丝毫没有摆架子的意思

平易近人——第三印象。

   

截止到现在,我在软工所近距离接触过的学术大师

已经有好几位。

第一位当属David Parnas

第二位就是这位Hans van vliet

以及其他的如david weissHan jun,等等

通过对比这些大师,不难发现他们的几个共通之处

我想仔细研究这些细节,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

(1) 身体好

(2) 幽默、开朗

(3) 认真严谨

(4) 平易近人

   

先写这么多。

附上一张梅老师和Hans教授的合影。

   

 

posted @ 2010-07-17 11:11  zhanglei.pku  阅读(26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