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变量,注释,基本数据类型
什么是变量?
变量,是用于在内存中存放程序数据的容器,怎么理解呢?
计算机的最核心功能就是“计算”, 计算需要数据源,数据源要存在内存里,比如我要把小明的姓名、身高、年龄信息存下来,后面程序会调用,怎么存呢,直接设置一个“变量名=值”, 就可以
name = "小明"
age = 22
height = 160
后面程序想调用的时候,直接调 变量名 就可以
name = "小明"
age = 22
height = 160
print(name)
print(age)
变量的使用规则
程序是从上到下执行的,所以变量必须先定义,后调用, 否则会报错
变量名定义规则
- 变量名只能是 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的任意组合
- 变量名的第一个字符不能是数字
- 以下关键字不能声明为变量名[‘and’, ‘as’, ‘assert’, ‘break’, ‘class’, ‘continue’, ‘def’, ‘del’, ‘elif’, ‘else’, ‘except’, ‘exec’, ‘finally’, ‘for’, ‘from’, ‘global’, ‘if’, ‘import’, ‘in’, ‘is’, ‘lambda’, ‘not’, ‘or’, ‘pass’, ‘print’, ‘raise’, ‘return’, ‘try’, ‘while’, ‘with’, ‘yield’]
常用定义方式
驼峰体
AgeOfOldboy = 56
NumberOfStudents = 80
下划线
age_of_oldboy = 56
number_of_students = 80
你觉得哪种更清晰,哪种就是官方推荐的,我想你肯定会先第2种
定义变量不好的方式举例
- 变量名为中文、拼音
- 变量名过长
- 变量名词不达意
变量的修改
自行看图不解释
常量
常量即指不变的量,如pai 3.141592653…, 或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不会改变的量
举例,假如老男孩老师的年龄会变,那这就是个变量,但在一些情况下,他的年龄不会变了,那就是常量。在Python中没有一个专门的语法代表常量,程序员约定俗成用变量名全部大写代表常量
AGE_OF_OLDBOY = 56
随着学习的深入,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写复杂的上千甚至上万行的代码啦,有些代码你花了很久写出来,过了些天再回去看,发现竟然看不懂了,哈哈,这太正常了。 另外,你以后在工作中会发现,一个项目多是由几个甚至几十个开发人员一起做,你要调用别人写的代码,别人也要用你的,如果代码不加注释,你自己都看不懂,更别说别人了,这样写会挨打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事情发生,一定要增加你代码的可读性。
代码注释分单行和多行注释, 单行注释用#
,多行注释可以用三对双引号“”” “””
下面给大家看一段标准代码的注释,忽略代码意思
def subclass_exception(name, parents, module, attached_to=None):
"""
Create exception subclass. Used by ModelBase below.
If 'attached_to' is supplied, the exception will be created in a way that
allows it to be pickled, assuming the returned exception class will be added
as an attribute to the 'attached_to' class.
"""
class_dict = {'__module__': module}
if attached_to is not None:
def __reduce__(self):
# Exceptions are special - they've got state that isn't
# in self.__dict__. We assume it is all in self.args.
return (unpickle_inner_exception, (attached_to, name), self.args)
def __setstate__(self, args):
self.args = args
class_dict['__reduce__'] = __reduce__
class_dict['__setstate__'] = __setstate__
return type(name, parents, class_dict)
代码注释原则:
- 不用给全部代码加注释,只需要在自己觉得重要或不好理解的部分加注释即可
- 注释可以用中文或英文,但绝对不要拼音噢
- 注释不光要给自己看,还要给别人看,所以请认真写
什么是数据类型?
我们人类可以很容易的分清数字与字符的区别,但是计算机并不能呀,计算机虽然很强大,但从某种角度上看又很傻,除非你明确的告诉它,1是数字,“汉”是文字,否则它是分不清1和‘汉’的区别的,因此,在每个编程语言里都会有一个叫数据类型的东东,其实就是对常用的各种数据类型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你想让计算机进行数值运算,你就传数字给它,你想让他处理文字,就传字符串类型给他。Python中常用的数据类型包括多种,今天我们暂只讲4种, 数字、字符串、布尔类型、列表。
数字
int(整型)
在64位系统上,整数的位数为64位,取值范围为-263~263-1,即-9223372036854775808~9223372036854775807
long(长整型)
跟C语言不同,Python的长整数没有指定位宽,即:Python没有限制长整数数值的大小,但实际上由于机器内存有限,我们使用的长整数数值不可能无限大。
注意,自从Python2.2起,如果整数发生溢出,Python会自动将整数数据转换为长整数,所以如今在长整数数据后面不加字母L也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了。
注意:在Python3里不再有long类型了,全都是int
>>> a= 2**64
>>> type(a) #type()是查看数据类型的方法
<type 'long'="">
<type 'long'="">>>> b = 2**60
<type 'long'="">>>> type(b)
<type 'long'=""><type 'int'="">
float (浮点型)
即小数
>>> type(2.32)
<class 'float'="">
字符串
在Python中,加了引号的字符都被认为是字符串!
>>> name = "Alex Li" #双引号
>>> age = "22" #只要加引号就是字符串
>>> age2 = 22 #int
>>>
>>> msg = '''My name is Alex, I am 22 years old!''' #我擦,3个引号也可以
>>>
>>> hometown = 'ShanDong' #单引号也可以
那单引号、双引号、多引号有什么区别呢? 让我大声告诉你,单双引号木有任何区别,只有下面这种情况 你需要考虑单双的配合
msg = "My name is Alex , I'm 22 years old!"
多引号什么作用呢?作用就是多行字符串必须用多引号
msg = '''
今天我想写首小诗,
歌颂我的同桌,
你看他那乌黑的短发,
好像一只炸毛鸡。
'''
print(msg)
字符串拼接
数字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字符串呢?让我大声告诉你,也能?what ?是的,但只能进行”相加”和”相乘”运算。
>>> name
'Alex Li'
>>> age
'22'
>>>
>>> name + age #相加其实就是简单拼接
'Alex Li22'
>>>
>>> name * 10 #相乘其实就是复制自己多少次,再拼接在一起
'Alex LiAlex LiAlex LiAlex LiAlex LiAlex LiAlex LiAlex LiAlex LiAlex Li'
注意,字符串的拼接只能是双方都是字符串,不能跟数字或其它类型拼接
>>> type(name),type(age2)
(<type 'str'="">, <type 'int'="">)
<type 'str'=""><type 'int'="">>>>
<type 'str'=""><type 'int'="">>>> name
<type 'str'=""><type 'int'="">'Alex Li'
<type 'str'=""><type 'int'="">>>> age2
<type 'str'=""><type 'int'="">22
<type 'str'=""><type 'int'="">>>> name + age2
<type 'str'=""><type 'int'="">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type 'str'=""><type 'int'=""> File "", line 1, in
<type 'str'=""><type 'int'="">TypeError: cannot concatenate 'str' and 'int' objects #错误提示数字 和 字符 不能拼接
布尔型(bool)
布尔类型很简单,就两个值 ,一个True(真),一个False(假), 主要用记逻辑判断
但其实你们并不明白对么? let me explain, 我现在有2个值 , a=3, b=5 , 我说a>b你说成立么? 我们当然知道不成立,但问题是计算机怎么去描述这成不成立呢?或者说a< b是成立,计算机怎么描述这是成立呢?
没错,答案就是,用布尔类型
>>> a=3
>>> b=5
>>>
>>> a > b #不成立就是False,即假
False
>>>
>>> a < b #成立就是True, 即真
True
计算机为什么要描述这种条件呢?因为接下来就可以根据条件结果来干不同的事情啦呀!比如
if a > b
print(a is bigger than b )
else
print(a is smaller than b )
上面是伪代码,但是不是意味着, 计算机就可以根据判断结果不同,来执行不同的动作啦?
列表(List)
如果要把全班的人名在内存里存下来,用上面的字符串类型可以做到,但取的时候不方便。
names = "Alex,Jack,Rain,Rachel,Mack..."
你print(names)它打印的是所有人的信息,如果想取出Rain,没办法(可以用字符串切割方式,但是很麻烦)。此时,用列表就比较合适。
>>> names = ["Alex","Jack","Rain","Rachel","Mack"]
>>> names[2] #为何names[2]就能取出Rain?
'Rain'
因为列表的是通过下标来标记元素位置的。 下标从0开始,每添加一个元素,就自动+1
元素名 | Alex | Jack | Rain | Rachel | Mack |
下标(索引) | 0 | 1 | 2 | 3 | 4 |
元素添加
元素的添加有2种方式,插入、追加,插入指可以插入到列表的任意位置
插入
>>> names
['Alex', 'Jack', 'Rain', 'Rachel', 'Mack']
>>> names.insert(3,"小明") #3代表你想插入的位置
>>> names
['Alex', 'Jack', 'Rain', '小明', 'Rachel', 'Mack']
>>>
追加
添加到列表的尾部
>>> names
['Alex', 'Jack', 'Rain', '小明', 'Rachel', 'Mack']
>>> names.append("小强")
>>> names
['Alex', 'Jack', 'Rain', '小明', 'Rachel', 'Mack', '小强']
修改
直接根据下标找到元素重新赋值即可
>>> names[0] = "金角大王Alex"
>>> names
['金角大王Alex', 'Jack', 'Rain', '小明', 'Rachel', 'Mack', '小强']
删除元素
这个不是通过下标了,是根据元素名子。
>>> names
['金角大王Alex', 'Jack', 'Rain', '小明', 'Rachel', 'Mack', '小强']
>>> names.remove("小明")
>>> names
['金角大王Alex', 'Jack', 'Rain', 'Rachel', 'Mack', '小强']
上面的命令会删除从左开始找到的第一个小明, 如果有多个小明,则只删除找到的第一个。
判断元素是否在列表里
>>> names
['金角大王Alex', 'Jack', 'Rain', 'Rachel', 'Mack', '小强']
>>>
>>> "Mack" in names
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