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s2dx 3.0 过渡篇(二十六)C++11多线程std::thread的简单使用(上)

昨天练车时有一MM与我交替着练,聊了几句话就多了起来,我对她说:”看到前面那俩教练没?老色鬼两枚!整天调戏女学员。“她说:”还好啦,这毕竟是他们的乐趣所在,你不认为教练每天都教学员是非常枯燥的一件事么?所以调戏学员是他们每天的乐趣,这样工作才更有动力“。我承认听完她的话我愣住了!
事后一夜没睡,总结出了两点
1、看待问题一定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别太主观,我认为他们是色鬼,难免会有妒忌的因素在里面(当然了,这个可能性差点儿为0,像我这样的风一般的男纸,会妒忌他们?)。
2、程序猿的工作日常别总是单一的写程序,那太枯燥了,即使兴趣所在时间久了也会心里疲惫!那该怎么做呢?学学教练吧,
看到女同事了吗?没错,过去调戏她!!!君子动口不动手,码农动手不动口~~~哇咔咔~~~


---------------
本篇介绍的是线程!
在cocos2dx 2.0时代,我们使用的是pthread库,是一套用户级线程库,被广泛地使用在跨平台应用上。但在cocos2dx 3.0中并未发现有pthread的支持文件,原来c++11中已经拥有了一个更好用的用于线程操作的类std::thread。cocos2dx 3.0的版本号默认是在vs2012版本号,支持c++11的新特性,使用std::thread来创建线程简直方便。

以下介绍下std::thread的一下简单使用方法,代码需包括头文件<thread>
bool HelloWorld::init()
{
    if ( !Layer::init() )
    {
        return false;
    }
	
	std::thread t1(&HelloWorld::myThread,this);//创建一个分支线程,回调到myThread函数里
	t1.join();
//	t1.detach();


	CCLOG("in major thread");//在主线程


    return true;
}

void HelloWorld::myThread()
{
	CCLOG("in my thread");
}
运行结果例如以下图:

t.join()等待子线程myThread运行完之后,主线程才干够继续运行下去,此时主线程会释放掉运行完后的子线程资源。从上面的图片也能够看出,是先输出"in my thread",再输出"in major thread"。
当然了,假设不想等待子线程,能够在主线程里面运行t1.detach()将子线程从主线程里分离,子线程运行完毕后会自己释放掉资源。分离后的线程,主线程将对它没有控制权了。例如以下:
std::thread t1(&HelloWorld::myThread,this);//创建一个分支线程,回调到myThread函数里
t1.detach();
运行结果例如以下:


当然了,也能够往线程函数里穿參数,这里用到了bind。以下样例在实例化线程对象的时候,在线程函数myThread后面紧接着传入两个參数。
bool HelloWorld::init()
{
    if ( !Layer::init() )
    {
        return false;
    }
	
	std::thread t1(&HelloWorld::myThread,this,10,20);//创建一个分支线程,回调到myThread函数里
	t1.join();
//	t1.detach();


	CCLOG("in major thread");//在主线程
    return true;
}


void HelloWorld::myThread(int first,int second)
{
	CCLOG("in my thread,first = %d,second = %d",first,second);
}
输出结果例如以下图:


恩,这篇先说到这里吧。下篇讲下相互排斥量,最后以一个抄袭的样例潇洒的结束掉线程的一生

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posted @ 2015-01-23 09:18  zfyouxi  阅读(66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