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TCP的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指TCP建立连接,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发送三个包进行通信。
- 客户端发送SYN包到服务器,请求连接,SYN包中包含客户端的seq#=x。
- 服务器接收到SYN包后,发送ACK给客户端以确认收到SYN包,ACK包中包含服务器的seq#=y和ack=x+1。
- 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的ACK后,会发送ACK给服务器以表示收到ACK,这个ACK包中包含seq#=x+1和ack=y+1。
问题: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
为了防止无效的SYN请求发送到服务器,产生错误连接。例子:客户端发送SYN包到服务器,请求建立连接。但是由于某个网络节点延时,导致服务器没有收到。于是客户端time-out之后,会重新发送SYN请求连接。假设成功与服务器进行连接之后,此前的无效的SYN包到达服务器,服务器会误以为客户端又重新请求建立连接。如果是两次握手,服务器会发送ACK给客户端并建立连接,浪费服务器资源。
四次挥手
由于TCP连接是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都必须单独进行关闭。这个原则是当一方完成它的数据发送任务后就能发送一个FIN来终止这个方向的连接。收到一个 FIN只意味着这一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一个TCP连接在收到一个FIN后仍能发送数据。首先进行关闭的一方将执行主动关闭,而另一方执行被动关闭。
TCP的连接的拆除需要发送四个包,因此称为四次挥手。客户端或服务器均可主动发起挥手动作,在socket编程中,任何一方执行close()操作即可产生挥手操作。
- 客户端A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客户A到服务器B的数据传送。
- 服务器B收到这个FIN,它发回一个ACK,确认序号为收到的序号加1。和SYN一样,一个FIN将占用一个序号。
- 服务器B关闭与客户端A的连接,发送一个FIN给客户端A。
- 客户端A发回ACK报文确认,并将确认序号设置为收到序号加1。
FIN_WAIT_1
: 这个状态要好好解释一下,其实FIN_WAIT_1
和FIN_WAIT_2
状态的真正含义都是表示等待对方的FIN报文。而这两种状态的区别是:FIN_WAIT_1
状态实际上是当SOCKET在ESTABLISHED状态时,它想主动关闭连接,向对方发送了FIN
报文,此时该SOCKET即进入到FIN_WAIT_1
状态。而当对方回应ACK报文后,则进入到FIN_WAIT_2
状态,当然在实际的正常情况下,无论对方何种情况下,都应该马上回应ACK报文,所以FIN_WAIT_1
状态一般是比较难见到的,而FIN_WAIT_2
状态还有时常常可以用netstat看到。(主动方)FIN_WAIT_2
:上面已经详细解释了这种状态,实际上FIN_WAIT_2
状态下的SOCKET,表示半连接,也即有一方要求close连接,但另外还告诉对方,我暂时还有点数据需要传送给你(ACK信息),稍后再关闭连接。(主动方)CLOSE_WAIT
:这种状态的含义其实是表示在等待关闭。怎么理解呢?当对方close一个SOCKET后发送FIN
报文给自己,你系统毫无疑问地会回应一个ACK报文给对方,此时则进入到CLOSE_WAIT
状态。接下来呢,实际上你真正需要考虑的事情是察看你是否还有数据发送给对方,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你也就可以 close这个SOCKET,发送FIN
报文给对方,也即关闭连接。所以你在CLOSE_WAIT
状态下,需要完成的事情是等待你去关闭连接。(被动方)LAST_ACK
: 这个状态还是比较容易好理解的,它是被动关闭一方在发送FIN
报文后,最后等待对方的ACK报文。当收到ACK报文后,也即可以进入到CLOSED可用状态了。(被动方)TIME_WAIT
: 表示收到了对方的FIN报文,并发送出了ACK报文,就等2MSL后即可回到CLOSED可用状态了。如果FINWAIT1状态下,收到了对方同时带FIN标志和ACK标志的报文时,可以直接进入到TIME_WAIT
状态,而无须经过FIN_WAIT_2
状态。(主动方)CLOSED
: 表示连接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