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协议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要遵循通信规范,即协议。目前应用的网络体系结构是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Reference Model)七层模型演化而来,即TCP/IP五层模型。
七层模型包含: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该模型概念清晰、理论完整,但复杂不实用,主要用于理论学习。于是将上三层合并为应用层,
即TCP/IP五层协议: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我们可以比作为收发快递的行为,发送之前需要将东西打包,收快递需要将快递解包,然后为我所用。
1、电信号或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只有高电压和低电压即01010101......如果一台计算机A要将“hello”发送给另一台计算机B,首先将“hello”转换为二进制编码,比如01000111010101001,但是这个消息是哪个应用发出来的,
2、到了传输层需要在数据前面加上端口号,比如80端口,然后将80转换成二进制拼接在数据前面。
3、这个消息要发送给哪个IP地址,到了网络层再将IP拼接在数据前面。
4、因为同一个IP地址下可能有多台计算机,有了IP地址还要有MAC地址,需要知道具体发送给哪台计算机,于是再拼接上MAC信息,同时在尾部拼接上结束标志。
5、到了物理层,将这些二进制数据转化为高低电压发送出去。

计算机B收到计算机A发送的这些高低电压信号,会由步骤5、4、3、2、1逆向解封这些数据。最终在应用层得到了“hello”。
以上数据在封装和解封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该层的协议,不然数据会乱掉。
应用层的协议有: HTTP(80)、HTTPS(443)、FTP(21)、SMTP(25)、POP3(110)。终端应用
传输层的协议有:TCP、UDP。该层设备有:四层路由器、四层交换机。
网络层的协议有:IP(IPV4,IPV6)、ICMP、IGMP。该层设备有: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有:底层网络定义协议arp,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该层设备有:网卡、二层交换机。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