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原型改进

需求&原型改进
需求&原型改进

  • 问题1:任务自动分类的准确性不足
    修改1:
  1. 改进自动分类算法,引入更全面的关键词库和机器学习模型(如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2. 允许用户手动纠正分类错误,并将用户反馈数据用于模型优化。

  3. 示例:任务描述包含“代码”“调试”时,分类为“开发”而非“学习”。

  • 问题2:提醒方式单一,易被忽略
    修改2:
  1. 增加多级提醒(提前1天、1小时、10分钟),支持自定义提醒时间。

  2. 集成微信/钉钉等常用平台通知,避免短信/邮件的低到达率。

  3. 添加“紧急任务”红色高亮标识,强化视觉提醒。

  • 问题3:多端同步存在延迟
    修改3:
  1. 采用WebSocket实现实时双向同步,替代轮询机制。

  2. 增加“同步状态”提示图标(如绿色√表示同步成功)。

  • 问题4:情感化设计流于表面
    修改4:
  1. 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推送个性化鼓励(如“连续3天完成任务,继续保持!”)。

  2. 允许用户选择UI主题(如“极简模式”“卡通模式”)。

  • 问题5:缺乏任务优先级管理
    修改5:

  • 增加 “优先级”标记(高/中/低),支持按优先级排序和筛选。

  • 智能推荐优先级:根据截止时间、任务类型(如“考试复习”自动设为高优先级)。

  • UI优化:高优先级任务显示为红色,并在列表顶部置顶

  • 问题6:团队协作功能缺失
    修改6:

  • 共享任务列表:允许用户创建小组并分配任务(如“小组作业分工”)。

  • 进度追踪:显示每个成员的完成情况(如“3/5 任务已完成”)。

  • 权限管理:创建者可编辑任务,其他人仅能标记完成。

  • 问题7:数据分析与复盘功能薄弱
    修改7:

  • 任务完成统计:按周/月展示完成率、拖延情况(图表可视化)。

  • 拖延分析:识别用户常延迟的任务类型(如“学习类任务延迟率40%”)。

  • 改进建议:基于数据推送时间管理技巧(如“你常拖延写作任务,试试番茄钟法”)。

用户痛点与场景

  1. 痛点:
  • “常忘记小组作业的细分任务”(学生用户A)。

  • “紧急工作被淹没在琐事中”(职场用户B)。

  • 照片:用户手机备忘录杂乱无章的截图。

  1. 使用前场景:
  • 纸质便签易丢失,电子清单无分类(视频展示用户翻找便签的过程)。
  1. 使用后场景:
  • 自动分类将“课程报告”归入学习类,并提前1天提醒(视频演示提醒弹窗)。

  • 用户反馈:“颜色区分让我一眼看到优先级”(访谈片段)。

调研方法:

  • 情景模拟:让用户在原型中处理“考试复习+聚餐安排”的冲突任务。

  • A/B测试:对比用户对“机械提醒”vs.“鼓励性语言”的情绪反应(记录微笑次数)。


关键改进依据

  • 80%用户希望增加“团队任务分配”功能(后续版本规划)。

  • 所有用户认为分类准确性比AI推荐更重要(优先级调整)。

posted @ 2025-04-18 15:56  yzj4157  阅读(1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