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ppt多参考外国人的(plant reports)
看文献没有好奇心的话,可以尝试深慢呼吸+憋气,当开始忘记呼吸节奏的时候,就已经进入无意识的心流了,想法会牵着你走。当某一刻意识到自己没有注意着呼吸,就是觉知。
看文献尽量看和自己领域相关的,内容相关,锻炼脑力劳动的形式多样,是最好的选择。
信息输入环节,首先是检索,什么样的地方会获得优质和相关信息(公众号、知乎、书籍、阴谋论者),选择什么样的信息输入,意味着选择/分析/决策环节(假如要形成领域内知识体系就要去看书,假如要经验就看公众号,要模仿就跟着CNS模仿,对于阴谋论者的话皱眉阅读),结构化输入,意味着看文章、一段话,都要找到逻辑关系(譬如目录以及关联词),图像化输入,意味着看文献首先去理解图。
信息处理环节,首先是
信息输出环节,首先是思考,可以通过套路进行路径依赖地思考,其次是一个人或集体的头脑风暴,就是利用昔日高手、现在高手、阴谋论者、普通人四种人群的想法看问题,类似左右互搏,你的推翻我,我的推翻你。想法越多越好,还可以通过冥想二分法,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假如对未来的自己和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充满好奇,那么这个人一定会很有创造力!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