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端分离,千万别再搞错了!
你是小阿巴,刚入职的全栈程序员。

所谓全栈,就是
当用户打开一个网站,能直观看到、可交互操作的界面,就是前端。

而当用户点击操作按钮后,触发的操作验证、数据查询、业务逻辑处理等种种 “看不到” 的操作,都由后端来完成。

本文对应视频版:
你使用的开发技术是比你年龄都大的 JSP,它的特点是把前端 HTML 网页代码和后端 Java 代码混在一起写。

刚开始项目代码不多的时候,你写的很舒服。
但随着项目越做越大,更多同事加入了这个项目的开发,你也渐渐发现了几个问题。

-
代码混乱难维护:前端后端代码纠缠在一起,不利于阅读,也不利于排查 Bug。
-
团队协作困难:你在改前端样式,同事在改后端逻辑,经常改着改着就冲突了。
-
人员要求更高:开发人员必须同时学习前端和后端技术,今天写 CSS 调样式,明天写 SQL 查数据库,根本忙不过来。
-
部署效率低下:由于前端后端写在一起,哪怕改个按钮颜色都要重新编译部署整个项目。

受这些问题的影响,项目开发效率越来越低,Bug 却越来越多,你压力山大、发如雨下。

老板看出了你毛儿的不易,给公司请来了一位新的技术导师,号称 “全栈冤种” 的鱼皮。
鱼皮看了看你的项目,摇了摇头:连前后端分离都不做么?
你疑惑地问:前后端分离?没听说过。
这时,你的同事阿土申插嘴道:我知道啊!我们现在把前端静态文件放在 static 文件夹,JSP 代码放在 jsp 文件夹,这不就是前后端分离吗?

鱼皮皱眉:那只是文件夹分离,不是真正的前后端分离。
阿土申不服:鱼皮老狗,那你说说用什么技术才算是前后端分离?
鱼皮笑道:前后端分离可不是某种特定的技术,而是一种
看看你们现在的项目,用户访问网站时,是由后端服务器接收请求,然后在后端查询数据并拼接到 HTML 网页模板中,生成完整的网页,最后再返回给用户。

显然,后端承受了太多!
而如果改造为前后端分离:
-
前端专注于用户界面的呈现和交互逻辑
-
后端专注于数据处理和业务逻辑,不涉及界面代码和网页生成
-
用户在前端进行操作时,前端通过

你不明觉厉:可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鱼皮指着你之前列出的问题说:前后端分离就是专门解决这些痛点的!
1)首先是
2)代码分离后,就可以
3)还可以

4)做到前面 3 个分离后,我们便能实现前后端分离的本质 ——

听着鱼皮滔滔不绝,你双眼放光:前后端分离这么厉害,是不是还能提升网站性能呢?
鱼皮摇摇头:不一定,而且有时前后端分离可能更慢!因为用户访问网站时,浏览器需要先加载前端页面,然后执行 JavaScript 脚本请求后端数据,这比传统的后端直接返回完整页面多了一次网络请求。

但是也别灰心,前后端分离后,前端和后端都可以分别进行优化,更灵活。

你点了点头:原来如此,看来前后端分离的主要目的是
于是你带领团队开始重构项目,前端用 React 框架重写了整个界面,打包成静态文件部署到 CDN 加速网络上;后端则专门提供 API 接口,返回 JSON 数据,部署在独立的服务器上,互不影响。

几个月后,你感受到了前后端分离的优势:
-
团队成员各司其职
-
前端技术灵活选择
-
后端服务多端复用

虽然前端和后端对接的过程中偶尔会斗嘴打架,但你也通过自己总结的一套前后端分离的实战经验完美解决。

你兴奋地对鱼皮说:前后端分离也太爽了吧!
鱼皮笑着问:那我问你,前后端分离一定比不分离更好么?
你不假思索:那当然了!你看看这盛世岂不如你所愿?

鱼皮摇摇头:小阿巴你要记住,没有最好的架构,只有相对更合适的架构!是否采用前后端分离,要根据团队项目规模、项目实际需求、团队技术能力等综合决定。
你:我明白了,抛开实际场景谈架构都是耍流氓~
鱼皮:最后问个问题,用了 React 框架一定就是前后端分离么?
朋友,说说你的看法吧。

所谓全栈,就是 全干,整个网站项目的后端和前端都由你一个人负责开发。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