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刀"拍蒜断刀"事件分析:老字号的危机与出路‌

一、断刀事件引全民关注‌

前段时间,小泉刀因为"拍蒜断刀"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全民讨论。虽然事后小泉刀发布了"断刀召集令",想要挽回影响,但不管怎么看,小泉刀这次真的"失算"了。本来只是一起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客户投诉,结果却演变成了严重的舆论危机。表面上看只是菜刀断了的小事,但却反映出小泉刀内部管理上的不少问题,这才是这家百年老店真正的"内患"。

话说回来,这次"拍蒜断刀",对小泉刀来说说不定反而是一件好事。

2022年7月15日晚上,小泉刀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了个声明。他们说,消费者买的是他们的一款名叫"龙雀斩切两用刀"的产品,这把刀用的是50Cr15MoV不锈钢材料,本来是给普通家庭厨房日常使用的,性价比还挺高的。这把刀最大的特点就是锋利度很高,也很耐用,特别适合用来切片、改刀。"龙雀斩切两用刀"从2018年上市销售,到2022年6月底,卖出了6万多把。从上市到现在,一共收到了11起正式的客户投诉,客诉率大概是0.0183%。

在拍蒜断刀事件发生后,网上又陆续有人爆料说,用这把刀拍黄瓜、剁鸡腿、切芋头也出现了断刀的情况,而且全都是小泉刀。这些后续爆出来的断刀案例,小泉刀有没有把它们也算进客诉统计里呢?这些后来断的刀是不是也属于"龙雀斩切两用刀"?这些都还是个谜。

二、危机升级折射管理漏洞‌

网上现在流传的,只是客户和小泉刀客服之间的一段有限对话。但如果这次断刀事件是发生在懂质量管理的人身上,那可就热闹了。不仅要面对灵魂拷问,还会被用"5个为什么""深度钻探"等各种质量工具仔细分析。简单来说,要是落到了懂质量管理的人手里,那股价可就不是几天内跌5%这么简单了,很可能直接跌掉一半。

就是这么一次小小的拍蒜断刀,却给小泉刀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竞争对手们趁机纷纷表演"拍蒜秀",营销流量蹭了一波又一波,把小泉刀变成了免费段子素材。更严重的是,这家企业积累了上百年的品牌信誉正在快速瓦解,想要重新回到原来的品牌地位,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难就难在,大家不仅关心这把刀能不能拍蒜,还在盯着小泉刀后续的表现。如果他们还想着用米其林大厨切菜那种耍帅的操作来推卸责任,那小泉刀只会离消费者越来越远。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如果没有全面的专业反馈和整改,不把大家关心的问题拿到台面上说清楚的话,很多围观群众肯定会抛弃小泉刀这个品牌。以后就算有买厨刀的需求,也会直接避开这个牌子了。

"拍蒜断刀",谁知道会不会因祸得福呢?听说小泉刀也在向海尔学习,想把海尔当年开发"洗地瓜的洗衣机"的经验搬过来,专门开发"拍蒜刀"。现在抓紧弥补还为时不晚,看起来小泉刀管理层还是有那么一点明白的。

三、根本问题需要深度反思‌

其实对比那些"拍蒜秀",我更好奇的是断刀事件背后的真相。下面是几个我很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后面网上爆出来的那些断刀案例,小泉刀有没有把它们也算进客诉统计里呢?这些也是"龙雀斩切两用刀"吗?
那个"断刀召集令"居然规定五年为限,这真的让人很无语。不管有没有投诉,应该很少有人会把几年前的断刀一直留着吧。
小泉刀的产品质量是不是真的出了问题?那这把"龙雀斩切两用刀"到底能不能用来拍蒜?
不排除最好的可能性是,只是菜刀生产中的某个质量控制环节出了纰漏。
网上有消息说,小泉刀的产品大概75%左右都是找别的工厂代工然后贴上自己的牌子来卖,而且他们在研发上投入的钱也很少。但是这并不能成为质量出问题的借口。就算产品是代工贴牌,研发投入少,也一样可以把质量把控得很好。苹果手机就是代工的,但人家的质量水平可是一点都没下降过。
要是这把刀真的不能用来拍蒜,那难道是设计本身就有缺陷(可以对照一下国标GB/T 40356-2021《厨用刀具》里的规定?这是最糟糕的可能了。
这把刀到底是小泉刀自己生产的,还是找别人代工的?
不管是自己生产还是代工,都必须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小泉刀对他们的代工厂有没有质量要求?有没有让他们执行和小泉刀自己厂里一样的质量控制标准呢。
是不是有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能不能把供应链的每个环节,甚至是最开始的源头都追溯清楚?得靠质量数据来说话,没有数据那就彻底落伍了。
要是都没法追溯,那说明整个管理体系已经失效了,明明是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啊。
同一批生产出来的菜刀,会是大量的都断裂,还是这只是个别的例子?但愿只是个例吧。可是从网上爆料的情况来看,恐怕不见得只是个别的现象。
事件发酵之后,要是大家都拿着小泉刀去拍蒜做试验,会不会冒出更多断刀的例子来?

四、质量体系应遵循国家标准‌

另外,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下国家对于厨用刀具的标准要求。我们国家去年刚刚发布了一个新的国家标准,叫作GB/T 40356-2021《厨用刀具》,这个标准把以前用过的轻工行业标准QB/T 1924-1993《菜刀》给替换掉了。

我们可以从这份新国标里找到衡量一把菜刀质量好坏的标准。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GB/T 40356-2021标准中的要求,它在第5章"要求"里,从好几个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说明,包括:

用的什么材料
外观怎么样
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好不好
表面的光滑程度
刀刃的角度
刀刃的厚度
抵抗生锈腐蚀的能力
刀子的坚固程度
刀把安装得牢不牢固
硬度是多少
有多锋利,能耐用多久
摔到地上抗不抗摔。‌

说到底,一把菜刀应该怎么做才能把质量管好呢?

对照GB/T 40356-2021标准来看,国标里明明白白地写着,厨用刀具的各个部位不能出现断裂、裂开、松动、变形这些情况。客户投诉菜刀断了之后,如果客服只会简单地说"我们的菜刀不适合拍蒜"来应付了事,这种事发生在谁身上都是很难接受的。

当然,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这种"龙雀斩切两用刀"可能根本就[4]不是照着国家标准来设计和生产的。

按照规定去生产但没达到标准,和压根就不按标准来生产,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至少在质量管理的理念上还是有正确认识的;后者就干脆把"质量"这两个字直接删除了。

许多企业去通过ISO9001或者其他什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实就是为了拿到那张证书,而不是真心实意地想围绕这个体系,为企业建立起质量管理的"护城河"。

posted @ 2025-11-21 14:37  麦叔  阅读(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