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ging 日志模块 configparser 配置文件

logging 模块  (copy博客)

  详情浏览:http://www.cnblogs.com/linhaifeng/articles/6384466.html#_label12

  函数式简单配置

import logging

logging.debug('调试debug')
logging.info('消息info')
logging.warning('警告warn')
logging.error('错误error')
logging.critical('严重critical')

'''
输出: WARNING:root:警告warn ERROR:root:错误error CRITICAL:root:严重critical

  为logging模块指定全局配置,针对所有logger有效,控制打印到文件中

可在logging.basicConfig()函数中通过具体参数来更改logging模块默认行为,可用参数有
filename:用指定的文件名创建FiledHandler(后边会具体讲解handler的概念),这样日志会被存储在指定的文件中。
filemode:文件打开方式,在指定了filename时使用这个参数,默认值为“a”还可指定为“w”。
format:指定handler使用的日志显示格式。 
datefmt:指定日期时间格式。 
level:设置rootlogger(后边会讲解具体概念)的日志级别 
stream:用指定的stream创建StreamHandler。可以指定输出到sys.stderr,sys.stdout或者文件,默认为sys.stderr。若同时列出了filename和stream两个参数,则stream参数会被忽略。



#格式
%(name)s:Logger的名字,并非用户名,详细查看

%(levelno)s:数字形式的日志级别

%(levelname)s:文本形式的日志级别

%(pathnam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完整路径名,可能没有

%(filenam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文件名

%(modul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名

%(funcNam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函数名

%(lineno)d: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语句所在的代码行

%(created)f:当前时间,用UNIX标准的表示时间的浮 点数表示

%(relativeCreated)d:输出日志信息时的,自Logger创建以 来的毫秒数

%(asctime)s:字符串形式的当前时间。默认格式是 “2003-07-08 16:49:45,896”。逗号后面的是毫秒

%(thread)d:线程ID。可能没有

%(threadName)s:线程名。可能没有

%(process)d:进程ID。可能没有

%(message)s:用户输出的消息

 

logging.basicConfig()
可在logging.basicConfig()函数中通过具体参数来更改logging模块默认行为,可用参数有
filename:用指定的文件名创建FiledHandler(后边会具体讲解handler的概念),这样日志会被存储在指定的文件中。
filemode:文件打开方式,在指定了filename时使用这个参数,默认值为“a”还可指定为“w”。
format:指定handler使用的日志显示格式。 
datefmt:指定日期时间格式。 
level:设置rootlogger(后边会讲解具体概念)的日志级别 
stream:用指定的stream创建StreamHandler。可以指定输出到sys.stderr,sys.stdout或者文件,默认为sys.stderr。若同时列出了filename和stream两个参数,则stream参数会被忽略。



#格式
%(name)s:Logger的名字,并非用户名,详细查看

%(levelno)s:数字形式的日志级别

%(levelname)s:文本形式的日志级别

%(pathnam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完整路径名,可能没有

%(filenam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文件名

%(modul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名

%(funcNam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函数名

%(lineno)d: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语句所在的代码行

%(created)f:当前时间,用UNIX标准的表示时间的浮 点数表示

%(relativeCreated)d:输出日志信息时的,自Logger创建以 来的毫秒数

%(asctime)s:字符串形式的当前时间。默认格式是 “2003-07-08 16:49:45,896”。逗号后面的是毫秒

%(thread)d:线程ID。可能没有

%(threadName)s:线程名。可能没有

%(process)d:进程ID。可能没有

%(message)s:用户输出的消息

 

logging.basicConfig()

应用

可在logging.basicConfig()函数中通过具体参数来更改logging模块默认行为,可用参数有
filename:用指定的文件名创建FiledHandler(后边会具体讲解handler的概念),这样日志会被存储在指定的文件中。
filemode:文件打开方式,在指定了filename时使用这个参数,默认值为“a”还可指定为“w”。
format:指定handler使用的日志显示格式。 
datefmt:指定日期时间格式。 
level:设置rootlogger(后边会讲解具体概念)的日志级别 
stream:用指定的stream创建StreamHandler。可以指定输出到sys.stderr,sys.stdout或者文件,默认为sys.stderr。若同时列出了filename和stream两个参数,则stream参数会被忽略。



#格式
%(name)s:Logger的名字,并非用户名,详细查看

%(levelno)s:数字形式的日志级别

%(levelname)s:文本形式的日志级别

%(pathnam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完整路径名,可能没有

%(filenam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文件名

%(modul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名

%(funcNam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函数名

%(lineno)d: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语句所在的代码行

%(created)f:当前时间,用UNIX标准的表示时间的浮 点数表示

%(relativeCreated)d:输出日志信息时的,自Logger创建以 来的毫秒数

%(asctime)s:字符串形式的当前时间。默认格式是 “2003-07-08 16:49:45,896”。逗号后面的是毫秒

%(thread)d:线程ID。可能没有

%(threadName)s:线程名。可能没有

%(process)d:进程ID。可能没有

%(message)s:用户输出的消息

 

logging.basicConfig()

使用

可在logging.basicConfig()函数中通过具体参数来更改logging模块默认行为,可用参数有
filename:用指定的文件名创建FiledHandler(后边会具体讲解handler的概念),这样日志会被存储在指定的文件中。
filemode:文件打开方式,在指定了filename时使用这个参数,默认值为“a”还可指定为“w”。
format:指定handler使用的日志显示格式。 
datefmt:指定日期时间格式。 
level:设置rootlogger(后边会讲解具体概念)的日志级别 
stream:用指定的stream创建StreamHandler。可以指定输出到sys.stderr,sys.stdout或者文件,默认为sys.stderr。若同时列出了filename和stream两个参数,则stream参数会被忽略。



#格式
%(name)s:Logger的名字,并非用户名,详细查看

%(levelno)s:数字形式的日志级别

%(levelname)s:文本形式的日志级别

%(pathnam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完整路径名,可能没有

%(filenam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文件名

%(modul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名

%(funcNam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函数名

%(lineno)d: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语句所在的代码行

%(created)f:当前时间,用UNIX标准的表示时间的浮 点数表示

%(relativeCreated)d:输出日志信息时的,自Logger创建以 来的毫秒数

%(asctime)s:字符串形式的当前时间。默认格式是 “2003-07-08 16:49:45,896”。逗号后面的是毫秒

%(thread)d:线程ID。可能没有

%(threadName)s:线程名。可能没有

%(process)d:进程ID。可能没有

%(message)s:用户输出的消息

 

logging.basicConfig()

注释

可在logging.basicConfig()函数中通过具体参数来更改logging模块默认行为,可用参数有
filename:用指定的文件名创建FiledHandler(后边会具体讲解handler的概念),这样日志会被存储在指定的文件中。
filemode:文件打开方式,在指定了filename时使用这个参数,默认值为“a”还可指定为“w”。
format:指定handler使用的日志显示格式。 
datefmt:指定日期时间格式。 
level:设置rootlogger(后边会讲解具体概念)的日志级别 
stream:用指定的stream创建StreamHandler。可以指定输出到sys.stderr,sys.stdout或者文件,默认为sys.stderr。若同时列出了filename和stream两个参数,则stream参数会被忽略。



#格式
%(name)s:Logger的名字,并非用户名,详细查看

%(levelno)s:数字形式的日志级别

%(levelname)s:文本形式的日志级别

%(pathnam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完整路径名,可能没有

%(filenam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文件名

%(modul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名

%(funcName)s: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函数名

%(lineno)d: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语句所在的代码行

%(created)f:当前时间,用UNIX标准的表示时间的浮 点数表示

%(relativeCreated)d:输出日志信息时的,自Logger创建以 来的毫秒数

%(asctime)s:字符串形式的当前时间。默认格式是 “2003-07-08 16:49:45,896”。逗号后面的是毫秒

%(thread)d:线程ID。可能没有

%(threadName)s:线程名。可能没有

%(process)d:进程ID。可能没有

%(message)s:用户输出的消息

 

logging.basicConfig()

configparser 模块

读取

import configparser

config=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config.read('a.cfg')

#查看所有的标题
res=config.sections() #['section1', 'section2']
print(res)

#查看标题section1下所有key=value的key
options=config.options('section1')
print(options) #['k1', 'k2', 'user', 'age', 'is_admin', 'salary']

#查看标题section1下所有key=value的(key,value)格式
item_list=config.items('section1')
print(item_list) #[('k1', 'v1'), ('k2', 'v2'), ('user', 'egon'), ('age', '18'), ('is_admin', 'true'), ('salary', '31')]

#查看标题section1下user的值=>字符串格式
val=config.get('section1','user')
print(val) #egon

#查看标题section1下age的值=>整数格式
val1=config.getint('section1','age')
print(val1) #18

#查看标题section1下is_admin的值=>布尔值格式
val2=config.getboolean('section1','is_admin')
print(val2) #True

#查看标题section1下salary的值=>浮点型格式
val3=config.getfloat('section1','salary')
print(val3) #31.0

改写

import configparser

config=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config.read('a.cfg',encoding='utf-8')


#删除整个标题section2
config.remove_section('section2')

#删除标题section1下的某个k1和k2
config.remove_option('section1','k1')
config.remove_option('section1','k2')

#判断是否存在某个标题
print(config.has_section('section1'))

#判断标题section1下是否有user
print(config.has_option('section1',''))


#添加一个标题
config.add_section('egon')

#在标题egon下添加name=egon,age=18的配置
config.set('egon','name','egon')
config.set('egon','age',18) #报错,必须是字符串


#最后将修改的内容写入文件,完成最终的修改
config.write(open('a.cfg','w'))

基于上述方法的ini文档

import configparser
  
config = 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config["DEFAULT"] = {'ServerAliveInterval': '45',
                      'Compression': 'yes',
                     'CompressionLevel': '9'}
  
config['bitbucket.org'] = {}
config['bitbucket.org']['User'] = 'hg'
config['topsecret.server.com'] = {}
topsecret = config['topsecret.server.com']
topsecret['Host Port'] = '50022'     # mutates the parser
topsecret['ForwardX11'] = 'no'  # same here
config['DEFAULT']['ForwardX11'] = 'yes'
with open('example.ini', 'w') as configfile:
   config.write(configfile)

基于上述方法添加一个ini文档

 文件简单配置  读  取

import configparser
#  配置文件
# config = 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 config["DEFAULT"] = {'ServerAliveInterval': '45',
#                       'Compression': 'yes',
#                      'CompressionLevel': '9',
#                      'ForwardX11':'yes'
#                      }
# config["bitbucket.org"]={"User":"hg"}
# config['topsecret.server.com'] = {'Host Port':'50022','ForwardX11':'no'}
# with open("example.ini","w") as configfile:
#     config.write(configfile)

#读取文件
config = 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config.read("example.ini")

print(config["DEFAULT"])    #<Section: DEFAULT>
print(config["DEFAULT"]["compressionlevel"])    #9

 

posted @ 2018-09-06 19:59  云丛  阅读(17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