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医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论但头汗出
摘要:《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汗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反映着人体阴阳的盛衰和病邪的性质,在《伤寒论》中对辨汗之法有着非常详尽的论述,尤其是对“但头汗出”论述非常典型。笔者认为,《伤寒论》中导致“但头汗出”的机理有4个:即热与有形之邪相结、误用下法导致变证、火劫伤津而热迫津泄、少阳阳微结。...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7-21 08:37 湖东 阅读(726) 评论(0) 推荐(0)
小儿退热方法
摘要:1 推天河水天河水是掌撗纹到肘撗纹内侧正中线,不是一个穴位 退热手法,从下往上推,两边各三百下,退热快。。2 退热散由“麻杏甘石加柴胡,连翘,金蝉,麻黄30杏仁30石膏100甘草15柴胡50连翘50金蝉20(克)粉碎过筛。用量1--2岁服2克,3--4岁服3克,5--7岁服4克,三个小时服一次。适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7-21 08:31 湖东 阅读(3201) 评论(0) 推荐(1)
儿童发热的中医治疗
摘要:儿童发热主要是外感发热加内伤食积,外因主要由风寒、风热外邪入侵机体导致肺卫失宣,郁而发热;内因儿童饮食以高热高脂高蛋食物为主致使内热淤积,已有外感之因就引发内热之因从而导致发热。儿童发热特点以风热为主,风寒较少,临床要分清风寒风热。风寒风热有四大区分点--------------1舌脉:风寒舌淡苔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7-18 08:06 湖东 阅读(575) 评论(0) 推荐(0)
泻心汤用法总结
摘要:总结一下泻心汤的作用。泻,心汤主治痞证。痞的感觉是自觉饱胀,用手按之,不觉石硬,反觉软常有的是三黄汤,半夏泻心,生姜泻心,甘草泻心区分,三黄一热痞,半夏一痰痞,生姜一水气痞,甘草一胃虚兼有热痞但实际上,我认为,四者皆有胃虚。气机不能下降,中气有滞留,形成饱胀,但按之而感软三黄,甘草泻心,都是胃气虚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7-18 08:05 湖东 阅读(399) 评论(0) 推荐(0)
小儿咳嗽常见证总结(来源于网络)
摘要:1,小儿顿刻,咳则呕,呕出痰涎,舌苔粘腻,此时已是胃中有痰饮,当用平肝和胃之法(二陈+三子养亲+旋复代者),药如陈皮,半夏,茯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旋复花,代赭石,等常一剂而效。 2,冬季小儿舌净如平常,惟咳簌频频无寒热,可用三拗汤加紫苑,桑皮等多效。 3,小儿日久咳簌不愈,舌四边红而舌中一块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7-10 10:00 湖东 阅读(536) 评论(0) 推荐(1)
精彩医案------别出一格的止汗疗法 (张文选)
摘要:临床上有不少医生只要一见到自汗、多汗,就认为是气虚或肾虚,重用玉屏风散或补肾方治疗。我在临床上观察到,自汗、多汗属于白虎汤、白虎加人参l汤证者尤多,此介绍治验案如下。验案1.蔡某,男,25岁。2005年10月1日初诊。患者体格壮实偏胖,多汗,头面、颈项部出汗尤甚,头发常因汗出而潮湿,汗出后背部发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7-05 08:28 湖东 阅读(996) 评论(1) 推荐(0)
xiao look 知识贴
摘要:从事中医临床近二十年了,多少总是积累了点经验,本来准备将来老了经验更丰富的时候传给子女的,可惜儿子根本不打算学医。在这个论坛里也混了不短了,感觉这里的风气很纯正,也有不少立志于中医的人士。为此,我决定把自己多年使用,包括传自师门的有效验方陆续贡献出来,以和大家共同学习,提高。同时,由于这些验方好多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7-04 07:41 湖东 阅读(634) 评论(0) 推荐(0)
圆周运动的古中医学摘抄
摘要:圆周运动的古中医学摘抄生命宇宙篇导言欲用科学方法来整理中医,须由中医方法去选择科学;欲由中医方法去选择科学,须先认识古中医学的本身真相。 如不认识古中医学本身真相,而盲目的去用科学方法来整理中医,得了科学的虚名,失了中医的实效,可惜殊甚。世界的人,皆谓中医的阴阳五行为古董,此不认识阴阳五行之人之言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7-03 10:42 湖东 阅读(2583) 评论(0) 推荐(0)
门纯德老先生经验
摘要:门先生治学,尊崇《内经》,尤对阴阳学说,更是奉为圭臬。尝云:“一个医生走到一定程度,便走到阴阳路上来了,是否懂得了阴阳,是衡量这个中医成熟不成熟的标志。”先生服膺张景岳、徐灵胎“两纲六变”说,常引张景岳语告人:“阴阳即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6-12 13:50 湖东 阅读(8296) 评论(0) 推荐(0)
三叉神经痛与芎胡六虫汤
摘要:三叉神经痛与芎胡六虫汤 梁兆松 山东省东平县梯门中心卫生院张老三,男,63岁,本来是一位性格开朗的人,整天乐呵呵的,近来却变得愁眉苦脸。原来是他一张口,面部就剧痛难忍,有时洗脸、漱口、刷牙、刮胡子,或者被冷风一吹,甚至走路震动了一下,面部就出现如电击、似刀割、像针刺一般的感觉,苦不堪言。此症发作时间...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6-03 08:17 湖东 阅读(598) 评论(0) 推荐(0)
温病的辩证(一、卫气营血辩证)(刘景源)
摘要:温病的辩证(一、卫气营血辩证)(转载)温病的辨证纲领,有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大系统,它们对温病的辨证,各有各的指导意义。一、卫气营血辩证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的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来的,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它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叶天士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大凡看法”,是讲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5-20 07:31 湖东 阅读(6168) 评论(0) 推荐(0)
日常煎药注意事项
摘要:一 平时要上班,煎药不方便的人群:1) 方中有说明杵的药,一定要药房的人打破,不打破很难煎出有效成分2) 先下与后下药一定要照办3) 加水约5小碗,先用冷水泡一个小时,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煎30分钟,将药汁倒出约3碗,一日3次,一次一碗4) 药要温服,不可吃冷的.二煎药时间充足,方便的人群:1) 方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5-17 10:26 湖东 阅读(298) 评论(0) 推荐(0)
中医十不治
摘要:1.不信中医的人 .2.对医师有疑虑的人 .3.自以为是的人 , 又要吃西药又要吃中药的人 .4.懂一点简单中药 , 对医师处方指指点点的人 .5.拿到处方 , 不按时吃的人 .6.拿到处方 , 到了药房抓药 , 听药师说此方太强 , 这个不行 , 要加那个药等 , 立刻就决定不拿药了 , 或回头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5-12 07:58 湖东 阅读(2215) 评论(0) 推荐(0)
三叉神经痛经验方(知老)
摘要:经验方----三叉神经痛 多以寒邪与风痰闭阻而引起。药用:蝉衣8,僵蚕10,全蝎8,白附子10,地龙10,地鳖虫10,白芍20,甘草6,,上药水煎服,连服7---10天。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5-07 16:47 湖东 阅读(231) 评论(0) 推荐(0)
足跟痛经验方(知老)
摘要:经验方:足跟疼痛多见于足后跟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其因以血络瘀滞为主因的。药用:丹参15,乳香10,牛膝10,白芍15,甘草5,木瓜10,骨碎补15,威灵仙10,全蝎8,地鳖虫8。上药水煎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5-07 08:25 湖东 阅读(376) 评论(0) 推荐(0)
产后下奶方(韦师)
摘要:产后下奶方,生化汤加味当归20 川芎15 红花10 桃仁10 甘草6 黄芪20 通草10 皂刺10 王不留行15 大枣5枚 生姜20 炮甲10另服猪蹄汤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5-03 07:57 湖东 阅读(199) 评论(0) 推荐(0)
辨证处方口诀
摘要:辨证处方口诀中医病证莫要慌,四十二病记端详。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感冒寒热湿三种,荆防银翘香薷汤。咳嗽七般三外感,寒止热菊燥杏桑,痰湿二陈热清金,肝火泻蛤阴麦汤。唯有哮证分五般,寒射热定肺玉屏,脾虚当用六君子,肾虚金匮肾气汤。喘证五种更好记,麻黄麻杏石甘汤,痰热郁肺用双皮,肺虚生麦肾桂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30 13:11 湖东 阅读(377) 评论(0) 推荐(0)
血压或下肢水肿用药参考
摘要:高血压或下肢水肿用药参考化湿浊用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防已,活血用桃仁红花丹参三七益母草,温阳用附子桂枝,益气用黄芪。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21 08:15 湖东 阅读(216) 评论(0) 推荐(0)
中医治疗女子不孕--知足老师医案
摘要:今天周日,早饭没吃饱,一长期在这打工的贵州籍女人,带子她老乡来看病。说来看不孕的,之前几年来,她带过四个老乡来我这治不孕,都分别喜得麟儿。患者38岁,20岁结婚,有14岁和4岁两个女儿,因为想要再生一个,在当地治疗,未能怀上,听说我治疗不孕成功率高,特地从老乡贵州赶到汕头来,希望能如愿得子。情况如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21 07:47 湖东 阅读(612) 评论(2) 推荐(0)
少阳咽干证
摘要:少阴病,咽中干,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12 07:47 湖东 阅读(206)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