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中的报文一般是哪层协议传输数据的称呼
目录
在计算机网络中,“报文” 这个术语在不同协议层有不同的称呼,具体取决于所在的 OSI 模型 或 TCP/IP 模型 层级。以下是各层对数据传输单位的称呼:
1.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报文(Message)
- 应用层协议(如 HTTP、FTP、SMTP)传输的数据单位通常称为 "报文" 或 "消息"。
- 例如:
- HTTP 请求/响应报文
- DNS 查询/应答报文
2.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 段(Segment)(TCP)
- TCP 协议将数据分割成 "段",并添加 源/目标端口、序列号、确认号、校验和 等控制信息。
- 数据报(Datagram)(UDP)
- UDP 协议的数据单位称为 "数据报",比 TCP 简单,不保证可靠性。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
- 数据包 / 分组(Packet)
- IP 协议将数据封装为 "数据包"(Packet),包含 源/目标 IP 地址、TTL、协议类型 等信息。
- 例如:IPv4 数据包、IPv6 数据包。
4.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 帧(Frame)
- 数据链路层(如 Ethernet、Wi-Fi)将数据封装成 "帧",包含 MAC 地址、CRC 校验 等信息。
- 例如:
- Ethernet 帧(Ethernet Frame)
- PPP 帧(Point-to-Point Protocol Frame)
5.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比特流(Bit Stream)
- 物理层不关心数据内容,仅传输 0/1 比特流(如电信号、光信号)。
总结(TCP/IP 模型 vs. OSI 模型)
| TCP/IP 模型 | OSI 模型 | 数据传输单位 | 示例协议 |
|---|---|---|---|
| 应用层 |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 报文(Message) | HTTP、FTP、DNS |
| 传输层 | 传输层 | 段(Segment)/ 数据报(Datagram) | TCP、UDP |
| 网络层 | 网络层 | 数据包(Packet) | IP、ICMP、ARP |
| 网络接口层 |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帧(Frame) | Ethernet、Wi-Fi |
关键点
- "报文" 一般指应用层的数据单位(如 HTTP 报文)。
- 不同层的数据单位不同(段、数据包、帧),取决于协议层级。
- 封装与解封装:
- 发送方:从上到下封装(报文 → 段 → 数据包 → 帧 → 比特流)。
- 接收方:从下到上解封装(比特流 → 帧 → 数据包 → 段 → 报文)。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分层解耦,让每层协议只需关注自己的职责(如 IP 负责寻址,TCP 负责可靠传输)。
Do not communicate by sharing memory; instead, share memory by communicating.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