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大工

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大工
注重实效的哲学:
我的源码让猫给吃了:出现错误时,要诚实,不要推诿或者找借口。要提供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与后果并与他人沟通,而不是提供借口。
软件的熵:这是著名的破窗户原理。项目中一个小的、无人料理的问题可能带来后续编码时的懈怠,从而造成更大的问题。不要容忍任何小的错误,解决它或至少打上TODO标签。
石头汤与煮青蛙:催生改变有些时候是有用的,但仅当团体已经死气沉沉、无法通过常规方式作出改变时。当一个团体活力旺盛时,不应用欺骗式的方式催生改变,而应该对所有改变保持警觉,并保持良好的沟通,保证大家时刻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同样适用于个人。
足够好的软件:完美的软件是不存在的,幸运的是我们只需要制作足够好的软件。判断软件是否“足够好”时要让用户需求加入判断。
你的知识资产:cs行业变化迅速,所以不应止步不前。只有对知识投资才能有回报。要定期学习新的东西,并学习多元化的知识、管理风险。
交流:交流非常有用,但要学会高效交流。注意这些问题:想清楚自己要说什么,了解自己的听众,选择时机、选择风格,让文档保持美观并让用户加入文档的编写,也要倾听并回应他人。
注重细节与代码质量:
代码风格:良好的代码风格犹如整洁的书写,能够极大地提升代码的可读性。书中强调了变量命名的重要性,应采用具有描述性且遵循一定规范(如驼峰命名法或下划线命名法)的变量名,避免使用单字母变量或无意义的缩写,除非是在特定的、被广泛接受的循环计数器等场景。例如,一个表示用户年龄的变量,命名为 “userAge” 就远比 “ua” 清晰明了。合理的代码缩进和空格使用也能使代码块结构一目了然,方便阅读者快速理解程序的逻辑层次。
代码注释:注释并非简单的代码翻译,而是对代码意图、关键逻辑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点的解释说明。对于复杂的算法、数据结构的初始化以及非直观的业务逻辑代码段,添加注释能够帮助其他开发人员(包括未来的自己)迅速理解代码的功能和设计思路。例如,在一个实现复杂排序算法的函数前,注释可以简要描述该算法的基本原理、时间复杂度以及为什么选择这种算法而非其他常见算法。
错误处理:健壮的程序离不开完善的错误处理机制。书中提到,不应简单地忽略错误或只打印错误信息而不采取实质性的应对措施。在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如文件读取、网络请求、数据库操作等,要进行适当的错误检测,并根据错误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恢复策略或友好的用户提示。例如,在网络请求失败时,可以尝试重新连接一定次数,如果仍然失败,则向用户展示清晰的错误提示信息,告知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

posted @ 2024-11-29 13:32  ytr123  阅读(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