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时间的沙漏似乎忽快忽慢的,来大学居然不经意的就是大二学生了。就是那么不经意的过去了,不去留意的话就真的是虚度的。虽然有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的豪言,但是在人生的百余载,但是却不如细水那样长流。如果匆匆的就去了,不能留下证明你存在的足迹,该是多么令人伤感的事啊。

     有时候,在大学,却不知道自己真的要为什么而活。盲目的活着,盲目的学着,如沐春风的谈论已是空中楼阁。那个大师云集的现象已经不是大学的主调,浓郁的学术氛围,可以沁人心脾的那股教诲很难得才能遇到了。真的怀念大师辈出的那个时代,学术的自由激发了无限的灵感与创造力,给华夏的文学史写上了一笔光辉的是史诗,是那么令人的怀念。

     假想有那么一天,在一个阳光灿烂的白天,徜徉肆意子在大学校园里,心随意的在这个所谓的神圣大学校园里游荡,去体会下大学的味道,沐浴着阳光,望着稀疏的绿叶,如果在蓊蓊郁郁的树林里拿上一本书的话,那该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静谧的树荫下只听见小鸟的叽喳,偶尔落下几片风卷下的树叶,在你的视野里回荡着,徐徐落在你的脚前。翻开书本,捧在手心,细细的品位这书中的韵味,哲理。没有世间的喧嚣和纷扰,有的只是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画卷,诗意的阅读,诗意的生活,诗意的享受那一刻的安静。让那倦怠的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息,紧绷的心弦终于可以松弛会了,在那一瞬间心情舒畅多了,多了份闲适与恬静。

     当机会来临之际,不知道你是否能够接的下来,忍受的了那磨砺之路呢?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煎熬你是否有铁一般的毅力去忍受呢?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你的准备,一个充分的准备,一个精心的准备。当时机来敲门之际,直接请进门里,而不是拒之门外或者尚未察觉。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的充实,平时的积累,后积而薄发,一击必中,势不可挡,事半功倍,大善。在这个知识为主导的年代,时代的发展,更新的速度,都真的太快了,快点让人窒息,让人压抑。所以积极地充实自己变成了主要的任务,,不然你就会被遗忘,被无情地扔在后面,领跑者不会回来拉你一把,看你一眼,因为只有不断地进步才能生存的更好。所以我们要未雨而绸缪,居安而思危,不断让自己的内在底蕴增厚,增强,基础扎实了,大厦也就接踵而至了,不再岌岌可危的样子了。

     这个时代需要的符合型的人才,时代的改变人才也就要改变来了,对于我们这些尚在大学温室里的学生来说可是个挑战,不知社会生存竞争的残酷。安逸的生活容易让人产生惰性,产生享受的思想,待到危机来临之时,则已力不能从心,心不能如我们我愿,在那时也许五项的感慨,无限的惆怅。大学,决定我们人生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们该何去何从,不得不令我们好好思考啊?该怎么去做才能让自己在这个新世纪的生存空间占的一席立足之地?在大学,我看到很多人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社团活动中,在学习和社团之中我们又该如何权衡孰轻孰重呢?也应该引起我们自己的深思。人生路,漫漫其长。充满着挑战,冒险,刺激,而我们需要的是尽量为自己多增加点实力,增加些智慧,“书到用时方恨少”再明白不过了,读书使人明智,使人成长。在大学期间的我们,更应该多在书海中泛起那一叶扁舟,隐隐地传来几声朗朗读书声。

     路在何方?充满杂草与荆棘,需要我们去开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抬起我们的脚步,一步一步的向前迈去,落下深深的足迹,是那么的沉稳,那么的铿锵有力。虽不能像天鹅那般,在生命终结之际,高声歌唱,唱响了生命,唱响了灵魂,那发自内心的高歌,才是生命的绝唱,一生只有一次的绝唱,必将声震寰宇;荆棘鸟在扎向荆棘的那一刻,诠释着生命的永恒,尽管穿肠刺心,也此生无悔,是那么的悲壮,但那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使命,不可或缺。而我们,应该有迈步从头越的豪迈与激情,那将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驱使着我们向成功过渡。

posted @ 2015-09-20 10:39  杨帅鹏  阅读(223)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