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 团队作业7:团队项目用户验收&BETA冲刺

项目 内容
课程班级博客链接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xbsf/2018CST/
这个作业要求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nwnu-daizh/p/14924901.html
团队名称 永远的Ace
团队成员分工描述 详细分工:胡同学:开发后端,代码编写;代码测试
李同学:编写代码,后端开发;代码测试;
丁同学:撰写文档,开发前端;
陈同学:主攻前端开发,文档编写。
这个作业在哪些方面帮助团队实现学习目标 1.团队协作沟通,合理分工,增加团队的默契度,提高效率;
2.完成四天的beta测试内容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软件黑盒测试技术;
(2)掌握软件项目确认测试内容,学会编制软件项目总结PPT。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 任务1:按团队项目互评名单,对互评方《实验九 团队作业6:团队项目编码&Alpha冲刺》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具体要求如下:

    (1)阅读互评团队项目博文作业并进行评论,评论要点包括:博文结构、博文内容、任务分工与时间耗费。将以上评论内容发布到互评团队的博客评论区。
    (2)下载团队项目技术资料,并试运行互评方项目软件。
    结对方博客链接博客:https://www.cnblogs.com/chihuotuan/p/14874553.html

    结对方使用体验:该项目团队软件开发进度显示任务进度有些许之后,软件使用体验服务完成了基本功能,体验较好。
    接对方打分:155
  • 任务2:团队作业Beta冲刺:团队项目经过Alpha阶段冲刺后,已基本完成项目编码工作。编写软件用户功能测试方案,并执行测试过程,在日期区间[6.25-6.30]内,任选连续4天进行Beta冲刺,冲刺当天晚23点前发布一篇团队Beta冲刺博客

    Beta冲刺日期 链接
    【Beta】Scrum meeting 1 https://www.cnblogs.com/yongyuandeAce/p/14952620.html
    【Beta】Scrum meeting 2 https://www.cnblogs.com/yongyuandeAce/p/14952620.html
    【Beta】Scrum meeting 3 https://www.cnblogs.com/yongyuandeAce/p/14952614.html
    【Beta】Scrum meeting 4 https://www.cnblogs.com/yongyuandeAce/p/14952444.html
  • 任务3:善与整理团队项目资料、编制团队项目总结陈述PPT、录制视频演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要求功能,在团队项目Github仓库中上传以上两个文档。

    • 已完成
      任务名 花费时间(h)
      任务1 2
      任务2 15
      任务3 3
      任务4 2
  • 实验心得

项目 内容
课程班级博客链接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xbsf/2018CST/
这个作业要求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nwnu-daizh/p/14924901.html
团队名称 永远的Ace
团队成员分工描述 详细分工:胡同学:开发后端,代码编写;代码测试
李同学:编写代码,后端开发;代码测试;
丁同学:撰写文档,开发前端;
陈同学:主攻前端开发,文档编写。
这个作业在哪些方面帮助团队实现学习目标 1.团队协作沟通,合理分工,增加团队的默契度,提高效率;
2.完成四天的beta测试内容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软件黑盒测试技术;
(2)掌握软件项目确认测试内容,学会编制软件项目总结PPT。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 任务1:按团队项目互评名单,对互评方《实验九 团队作业6:团队项目编码&Alpha冲刺》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具体要求如下:

    (1)阅读互评团队项目博文作业并进行评论,评论要点包括:博文结构、博文内容、任务分工与时间耗费。将以上评论内容发布到互评团队的博客评论区。
    (2)下载团队项目技术资料,并试运行互评方项目软件。
    结对方博客链接博客:https://www.cnblogs.com/chihuotuan/p/14874553.html

    结对方使用体验:该项目团队软件开发进度显示任务进度有些许之后,软件使用体验服务完成了基本功能,体验较好。
    接对方打分:155

  • 任务2:团队作业Beta冲刺:团队项目经过Alpha阶段冲刺后,已基本完成项目编码工作。编写软件用户功能测试方案,并执行测试过程,在日期区间[6.25-6.30]内,任选连续4天进行Beta冲刺,冲刺当天晚23点前发布一篇团队Beta冲刺博客

    Beta冲刺日期 链接
    【Beta】Scrum meeting 1 https://www.cnblogs.com/yongyuandeAce/p/14952620.html
    【Beta】Scrum meeting 2 https://www.cnblogs.com/yongyuandeAce/p/14952620.html
    【Beta】Scrum meeting 3 https://www.cnblogs.com/yongyuandeAce/p/14952614.html
    【Beta】Scrum meeting 4 https://www.cnblogs.com/yongyuandeAce/p/14952444.html
  • 任务3:善与整理团队项目资料、编制团队项目总结陈述PPT、录制视频演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要求功能,在团队项目Github仓库中上传以上两个文档。

    • 已完成
  • 任务4:任课教师确认团队选题或指导调整;

    • 已与教师沟通选题,并得到了教师的认可。
  • 任务5:确定选题后,对项目进行初步的需求调研,填写《2021年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表》;

    •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成为众多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信息化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新方式。
    • 我们查找了一系列资料,发现许多企业都存在资料太多,设备难以管理的问题,利用传统方式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错误,建立云上资料室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推动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 完成《实验五 团队作业2:团队项目选题》博文作业

    • 记录完成《实验五 团队作业2:团队项目选题》各项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任务名 花费时间(h)
    任务1 2
    任务2 15
    任务3 3
    任务4 2
  • 实验心得

    • 胡欢欢:为期4天的Beta冲刺阶段终于结束了,在系统功能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几处由于之前考虑不周到而引起的bug,仍旧在实际中运用测试。课堂上学习了黑盒测试的理论知识,在测试过程中应用之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 丁宣元: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集中精力完成测试。在连续4天中按照不同的实验内容逐步进行测试,首先从文档入手,然后再进行压力测试等。这也是首次学习有关测试的内容,结合实践我的收获颇丰。
    • 李岩松:通过学习黑盒测试技术,在四天内进行不同的测试,虽然在整个过程中有很多问题,进度较缓,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对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软件测试技术有了新的学习新的理解
    • 陈园园:经过这次的实验,我得到了不少体会,加深了对任务的认识,同时,也在一次次失败中,得到了很好的磨炼,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精神能力。

课程总结:

  • 胡欢欢:通过一学期的软件工程课程的学习,不管是从知识方面还是能力方面都带给了我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当好这个项目经理的过程,一个好的团队并不一定是要所有成员都是非常厉害专业能力非常强的。在我看来一个团队之所以能被称之为团队有两个因素,一是队长的凝聚力,队长能力不一定要有多好,专业素质不一定要多强,但必须得有凝聚力,不然整个团队就是一盘散沙。整个团队在整个过程当中有不满意的地方也就让我们为之动容的地方。项目经理身上承担的责任也让我感受到了软件项目研发的艰辛和收获,熬的夜已经回不去,但收获却始终存在自己的脑海中
    在这门课中熬了很多的夜,常常因为软件开发过程当中的一些小问题就懊恼,但如今很多问题都已迎刃而解,软件工程教给我的不仅仅是课本上书本上的文字,而是一种科学、工程般的思想,整个团队的管理过程当中项目滞后、项目危机、每次都对我这个项目经理都是一次挑战,好在团队成员身上的哪些坚持让我开心
      最后感谢代老师这一学期的辛苦栽培和悉心教导,各位研究生学长,各位企业导师的持续关注,各位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
  • 李岩松:转眼之间一学期的软件工程这门课的也到了生命周期结束的时候,在本学期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开发中体会和本学期软件工程的学习真的经历深刻,从最初整个宿舍都在熬夜完成个人项目,接对项目、再到今天团队作业的完成,伴随着这门课的结束,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也难以用一两句话来形容,项目组长在整个软件项目需求分析、面向对象的建模、软件冲刺、Beta测试,在整个过程当中不知道熬了多少夜,今天的收获和感慨也十分的多。
    最后,这门课程为我开拓了思维,学习到的更多的是方法,在开始软件项目开发的时候就争议不断,最终团队还是达成了公示,在整个过程当中培养了我们团队沟通的能力,为未来参加工作打下基础,同时也感谢老师的良苦用心,这门软件工程的课程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感谢我们小组强!真强的同学们,我们不仅一同完成了作业还增进了彼此的同学轻易。在未来的计算机学习道路上我也会更加努力的。
  • 丁宣元:在本学期我学习了软件工程。在学习之前我对软件工程有许多误解也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正值课程尾声,我整理了博客并结合书本内容,发现整个过程清晰明了,每个实验一环扣一环,层层迭代改进,较完整地以一个项目为核心,完成了整个生命周期的工作,深切体验了一个软件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我的学习收获很多。在此,非常感谢老师和助教的指导还有团队成员的帮助。
  • 陈园园: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心得体会,尤其是项目开发的过程,从开始的需求分析到最后项目完成,每一步都学习了新的知识,对每一个小环节都一步步的分析,获得了很多未曾接触过的知识。当然,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这些困难给我的成长是最大的,在团队的合作下,将问题解决并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这个过程很有意义。不仅是知识增长了,同时,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磨炼。

课程初始问题答案:

  • 陈园园:
    1、软件工程的“工程”在软件开发中充当什么角色?
    在《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的阅读过程中,我在1.2.2 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中看到了对软件工程中的“工程”解释,书上写到“工程是一些活动的总称,是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原理,设计和实现建筑、机器、装置或者是在实践总使用一个或多个上述实体;或者是实现这些实体的过程。”,我理解的是“工程”既可以是过程,又可以是实体,它不单一,有时候也会是过程加实体,是实体的时候也不是单个实体,也可以是多个实体的总和。这是单个“工程”的解释,对于“软件工程”的解释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已经帮我们解释得很清晰了。那么,我的问题是:在软件开发中,这个“工程”如果充当过程,那么就是整个从构思、设计、编码实现、测试以及投入使用的这个大的过程,当然也可以是这个构成部分的单个过程;这个“工程”如果充当“实体”,那么在我理解看来就是可能是在编程过程中的程序?可能是设计开发时候的总设计方案?也可能是最后得到的软件产品?我的疑惑在于软件工程中的“工程”在这个软件开发过程中指的是什么,感觉我自己的理解不是很清晰,所以不能给出确定解释
    2、在软件开发过程中Bug是“虫子”还是“肉芽”?
    解答:我们熟知的Bug通常指漏洞,一般是在系统或者软件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错误,而这些错误需要工作人员去排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主要观念还是认为Bug就是“虫子”,是需要除掉的。在阅读《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中的1.2.4 软件工程的目标——创造“足够好”的条件时,看到了老师对Bug的解释,Bug并不完全是质量不合格和质量完美的界定条件。“虫子”是要除掉的,而“肉芽”是可以忽略的,比如我们手机使用一些软件时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像是出现闪退的问题,或者有时候会突然出现不良广告,可以说前者就是“虫子”,必须要解决掉才能继续使用,后者可以说是“肉芽”,就是可以忽略的,出现就关掉就行了。
    3、如何判断一个团队的优与劣?优秀的团队是怎样的?
    解答:团队的优劣是看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优秀的团队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角色。、相互的技能、相互间信任、合适的领导。
  • 丁宣元:
    问题一:在学习数据库课程时,老师曾经提到过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但由于没有学习和学时的限制,并未进行介绍。在阅读教材指定用书后,我发现软件从萌芽到结束的部分设计过程都与数据库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如何才能将软件工程的知识与数据库融会贯通呢?
    答: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后,我发现软件工程与以前学习的数据库的设计差别非常大。首先,软件工程是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是为了解决软件危机而产生的。软件工程并不仅仅是单一的编程,而是一套完整的软件从规划设计的初期,到模型设计,再到编码实现测试等的完整过程。全书围绕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一一展开详述。
    问题二:面对出现的“软件危机”,国际上曾提出对软件的开发应包含程序、数据和文档,其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相关文档,对于开发文档有没有规范的格式要求呢?我觉得为增加软件的“寿命”,其必要措施是将文档列为重中之重。它可以帮助不同的开发人员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上一步的工作,能更好的进行查漏补缺。
    答:网上资料对于软件工程的开发文档有许多不同的模板,规范不一。但国际上有发布规范。这样严格统一规范文档后,对软件工程开发人员进行严格规范,增加寿命和可维护性。
    问题三:最后一个是关于如何学习软件工程这门课,浏览书籍后发现整本书内容比较繁杂,从软件开发到团队建设都有阐述,在邹欣老师的书中还有结对编程等,比起以往的课程感觉这门课的内容更宽泛,所以想请教老师如何抓住重点,如何更好地学习软件工程?
    答: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结合老师的教学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将重难点的实验时间增长,非常明显地突出了本课程的重难点。我们可以抓住不同的时间将重难点明确划分后,结合实验训练,攻克重难点。
  • 李岩松:
    1.结对编程的过程当中如果说两个人的实力都相当,相同的错误在审查的时候很难找到,如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结对编程对象,提高开发效率?如何避免结对编程过程当中双方实力差异过大的问题?
    解答:在整个人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当中,我们组最初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在开发时和结对编程的对象技术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均不一,而且在编码经验上有很大的差异。最后我们通过商议PM辅导我在最初的开始制定高强度的学习计划,这样两个人才达到技术水平差异不同的水平。在开发的过程中两个人一台电脑,轮流写代码,代码的效率极大化的优化,并且在针对个别需求实现时,有完美的思路,提高开发效率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如果差异过大,提供一些思路,经验也是一种相互帮助的方式
    2.一个团队合作的软件项目如何衡量每个成员的劳动效率?怎样在软件项目使用合理的评价体系来考核职员的贡献度?
    解答:第十章的绩效管理中邹欣老师列举了多种的绩效考核管理方式与方法以及在项目中某个成员的贡献度时每个人不同的贡献比,如何衡量两个团队劳动率列举了在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学生实践的考核例子,整章中介绍的如何运用合适的评价手段引发我的思考。在本学期的软件工程学习当中本项目组的PM按照个人完成的任务量进行任务考核并进行评价,有效的推进了本项目各个开发过程的进展。
    3.用户需求的分析阶段,在软件项目当中占多少作用,如何充分的调研用户需求,使得该软件在日后的使用过程当中让用户满意?
    解答:该问题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当中体验十分深刻,由于本组是企业实际项目的开发,前期的调研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我们通过方式,如和用户面对面的交流,主要采用用户给予的资料来进行前期的用户需求分析设计,在实验中我们还用刀了软件原型的设计开发,这样的基础上,让用户体验十分的满意。
posted @ 2021-06-30 00:31  永远的Ace  阅读(100)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