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超合理思维
声明
笔记总结于视频, 个人学习,记录为笔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skYJ0L-jY&ab_channel=%E8%80%81%E9%AB%98%E8%88%87%E5%B0%8F%E8%8C%89Mr%26MrsGao
八苦

五阴

五阴炽盛苦: 有情众生之所以会产生痛苦,就是因为有身心起惑造业。身心是由色、受、想、行、识五阴假合而成;五阴造业,逼恼身心,生生不息,如火炽然,真是苦上加苦,是名五阴炽盛苦。此苦是前面七苦的总体。
如何解决
佛陀:不反应, 不做没有意义的反应
老子:无为而治
凡人难以做到,却是为何
因为我们有欲望, 欲望无法满足时候就会烦恼,
欲望如下:

欲望无法满足,导致轮回,
如何脱离该轮回之苦
- 1.战术上:放下: 没有执着则没有痛苦; 没有追求就没有多余的反应, 就不会有烦恼.
- 2.放不下就想清楚该欲望烦恼到底是何(比如把你的情绪,烦恼写出来), 解开心结
- 3.想不清楚就闭上眼睛,体会自我身体与心灵的感受
- 分类烦恼:
- 欲望型(过分, 不合理欲望) --> 放下
- 愤怒型(被否定,失败,挫折,压力) --> 冷静
- 妄想型(未来悲观的妄想) --> 不要瞎想,活在当下
- 自卑型:(经过过多的失败; 存在不好的经历)
- 逃避型(转移--> 酒精;食物;购物 --> 抑郁)
- 如何改善
- 出门去走走,多接触大自然
- 广阔天地多看看, 感受人类的的渺小,提升自我格局
- 接受现实的自己
- 精力放到正面积极上的事情:培养 慈(对众生仁慈,希望大家得到幸福),悲(对众生的痛苦要有同情与怜悯之心),喜(对他人的成功与幸福感到欣喜),舍(放下欲望, 不要愤怒与妄想)
- 1,2,3: 不造业,不造孽; 4: 解决烦恼的根本; --> 涅槃, 脱离轮回之苦
对于 "舍" 的理解
「舍得」、「舍得」,以「舍」为「得」!这其中的因、缘、果之关系,如果我们不能了然,就不容易明白「以舍为得」的妙用。
「舍」,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给人一句好话,你才能得到别人也回你一句赞美;给人一个笑容,你才能得到别人也对你「回眸一笑」! 「舍」和「得」的关系,就如「因」和「果」;因果是相关的,舍与得也是互动的。
能够「舍」的人,一定是拥有富者的心胸;如果他的内心没有感恩、结缘的性格,他怎么肯「舍」给人,怎么能让人有所「得」呢?他的内心充满欢喜,他才能把欢喜给你,他的内心蕴藏着无限的慈悲,他才能把慈悲给你。
舍, 就是一种布施; 佛学中将布施分為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是物質的援助,法布施是智慧的啟發,無畏布施是精神的支持.
参考: https://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14178
个人理解
- 发自内心喜他人之乐
- 发自内心悯他人之苦
- 发自内心布施他人
- 行善行 --> 结善缘 --> 结善果: 因果不虚,因缘和合,能生万法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