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写作的本质

写作的本质

心理准备

写作是需要很久很久才能练就的本领,需要有多久呢?我们上了十几年学,依然没有学会写作。中国有14亿人,14亿的万分之一也就是14万,但我们中国大受欢迎的作家绝对没有14万那么多,也就是说写作能力的极少数人才能够掌握的能力,它需要长时间的思考与积累。

李笑来1997年开始写作,2009年才开始真正出名。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你,这不是一个可以速成的玩意儿!

上面这是李笑来的在课上的原话,但我最喜欢詹姆斯.克利尔的一个比喻,“每当我感到无能为力时,我就会去看凿石头,也许也凿了100次,但石头上没有出现裂缝的迹象,在工人凿到第101下的时候,石头就变成了两半,我知道这不是最后那次凿击造成的,而是此前所有连续凿击的结果”。

目的

为什么要学写作?写作是一个起点,写作是很多有意义的事的起点,比如思考、财富积累等。上述这也是李笑来的原话,史考特·亚当斯和詹姆斯.克利尔可能不太喜欢李笑来的说法,他们会觉得李笑来的说法太过于功利,而且人们也不就该老是盯着目标,这与当前社会上主流的说法显然不同。

史考特·亚当斯创作了《呆伯特漫画》,他刚开始并没有想着创作一个漫画,他就是日复一日的写作和画画,而且也不挣钱,不仅不挣钱,还要每天起一个大早来搞写作和画画,辛苦异常,家里人也很不理解他,他甚至也说不清楚他为什么要搞写作和画画,随着他写作和画画的技艺越来越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创作了《呆伯特漫画》,没想到风靡全球。詹姆斯.克利尔在《掌握习惯》一书当中非常赞同史考特·亚当斯的做法,他认为当系统形成之后,成功是自然会达成的事,但你不能一开始就死盯着目标,不以为了完成目标为做事,而是为了形成一个系统而做事,慢慢形成习惯,每天做一点,时间长了,系统自然就形成了,万维刚在他的书里面也在类似的言语,但没有说的这么直白。

詹姆斯.克利尔认为一直盯着目标的话不如培养一个习惯,他认为实现目标只是一个短暂的阶段,假如我们定一个大扫除的目标,如果你不改变你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会再次被破坏,实现大扫除的目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你要培养你的生活习惯,当你的生活习惯变好了,你甚至不用大扫除;而且盯着目标会降低自己的幸福感。我们在很多书里面都强调延迟满足感 ,比如说在《少有人走的路》里面,作者用了很大的篇章来讲延迟满足感,詹姆斯.克利尔认为这样会一直压制我们自身,快乐要等到目标完成那一刻才会真正到来,如果我们将某个事物培养了一个习惯,只要不间断的做,就会不断的前进,我们也能更容易完成,不用一直压抑自己,可以在日常的进步当中享受每天的快乐。

本质

无论想什么事,做什么事,都要思考本质、举个例子,很多人学PPT设计,花里胡哨的东西学了一堆,但这一辈子却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的看完过一本设计方面的书,对色彩、空间完全没有概念。写作的本质就是传递感知,将自己的感知通过文字描述传递给别人,所有的创作,都是关于感知的。

赏析一下这首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就用简单的名词和形容词,聊聊几个字,就能描写一个很有意境的画面,形容词和名词对于描写画面是很有用的,

作业

要做七年的作业

  1. 每天一篇,画出形容词和名词,思考这个形容好不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2. 每天一篇,写出作者想要给读者传递什么样的感知?他做的成功吗?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
  3. 用300到500字描述一个特定的感知,注意,专注于某一个感知;
  4. 分析自己的文字是否有效的传递感知,然后做出修改;
posted @ 2021-05-05 20:03  张贺贺呀  阅读(31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