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
虚拟通信
桥接模式
虚拟机桥用物理机真实网卡通信,虚拟机IP和物理机IP在同一网段(通信范围:虚拟机、物理机、内网、外网)
NAT模式/网络地址转换模式
物理机上会生成一块虚拟网卡,虚拟网卡的IP和虚拟机IP在同一个网段,相互通信,物理机上的虚拟网卡则通过物理机上的真实网卡做代理接进行通信(通信范围:虚拟机、物理机、内网、外网)
主机模式
物理机上会生成一块虚拟网卡,虚拟通过虚拟网卡和物理机通信(通信范围:虚拟机、物理机)
目录结构
bin :普通命令目录
sbin :特权命令目录
home :普通用户家目录
root :root用户家目录
etc :配置文件目录
boot :系统启动目录
lib :动态连接共享库目录
srv :服务数据目录
sys :系统文件目录
selinux :安全子系统目录
usr :应用程序安装目录
opt :应用程序安装包存放目录
lost+found:非法关机数据恢复目录
var :不断扩充文件目录
tmp :临时文件目录
proc :系统内存映射虚拟目录
dev :设备管理目录
media :外部设备挂在目录
mnt :用户临时挂载设备目录
基础命令
关机重启命令
(1)sync :把内存中数据写入磁盘
(2)reboot :重启(重启之前必须使用sync命令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磁盘,防止数据丢失)
(3)shutdown -h "n":关机(now:立刻关机 n:n分钟后关机)(shutdown==shutdown -h 1)
shutdown -r :重启
用户管理命令
(1)su - "username" :切换用户
(2)logout :推出当前用户(GUI界面无效)
(3)useradd :创建用户(创建用户时系统自动创建同名用户组)(root用户:UID=0,普通用户:vi mvimUID>0&&UID<1000)
useradd -d "home_direction" "username":创建用户并指定家目录(普通用户:UID>=1000)
(4)passwd "username" :设置用户密码(passwd==passwd "当前用户")
(5)userdel "username" :删除用户,保留家目录
userdel -r "username" :删除用户,删除家目录
(6)id "username" :查询用户信息(id==id "当前用户")
(7)who am i :显示登陆用户信息
(8)groupadd "groupname" :创建组(root用户:GID=0,系统用户:GID>0&&GID<1000,普通用户:GID>=1000)
(9)groupdel "groupname" :删除组
(0)usermod -g "groupname" "username" :用户转组
文本编辑命令
vi/vim:编辑文本(模式:正常模式、插入模式、命令模式)
:正常模式 -> 插入模式:按i键
:插入模式 -> 正常模式:按esc键
:正常模式 -> 命令模式:按:键
:命令模式 -> 正常模式:按esc键
正常模式(复制、粘贴、删除、撤回操作)
yy :复制当前行(nyy:复制光标往下n行)
dd :删除当前行(ndd:删除光标往下n行)
p :粘贴
G :光标移动到文件最末尾
gg :光标移动到文件最开头
u :撤回
"line_number"+shift+g:光标定位到指定行号
插入模式(插入数据操作)
命令模式(命令输入操作)
/word :查找word
set nu :显示行号
set nonu:隐藏行号
系统级别命令
(1)init "run_level" :切换系统运行级别
(2)systemctl get-default :查看当前运行级别
(3)systemctl set-defaul "run_level_name"t:设置默认运行级别
运行级别
运行级别:0:关机;1:单用户;2:多用户(无网络);3:多用户(有网络);4:系统保留;5:图形界面;6:重启
命令帮助命令
man "command":查看命令的帮助文档(详细版)
help "command":查看命令的帮助文档(简略版)
文件操作命令
(1)cd :切换目录(cd ~:回到家目录,cd ..:回到上一级目录)
(2)pwd:显示当前所处绝对路径
(3)mkdir 目录名:创建一级目录
mkdir -p 目录名:创建多级目录
(4)rmdir 目录名:删除空目录
(6)rm -r 目录名:递归删除多级目录
rm -f 目录名:强制删除目录
rm -rf 目录名:强制递归删除目录
(5)touch 文件名:创建文件
(7)cp 被拷贝文件名 拷贝位置和文件名(无路径则默认存放命令操作路径下,无文件名则默认和被拷贝文件同一名)(路径和文件名不可同时省略)
cp -r 被拷贝文件名 拷贝位置和文件名:递归拷贝文件
(8)mv 被移动文件 移动路径和文件名(无路径则默认存放在被移动文件同一位置:改名效果,无文件名则默认和被移动文件同一名)(路径和文件名不可同时省略)
(9)cat 文件名:查看文件内容
cat -n 文件名:显示行号地文件内容
(0)more 文件名:交互式查看文件内容
空格:向下翻一页
回车:向下翻一行
(1)less 文件名:交互式查看文件内容
上键:向上翻一行
下键:向下翻一行
/字符:从上往下查找字符
?字符:从下往上查找字符
q:推出less
(4)echo 输出内容:输出内容到控制台
(2)head 文件名:查看文件开头10行内容
head -n m 文件名:查看文件开头m行内容
(3)tail 文件名:查看文件结尾10行内容
tail -n m 文件名:查看文件结尾m行内容
tail -f 文件名:实时显示文件内容
>:重定向(覆盖原先内容)
>>:重定向(追加在原先内容后)
history:查看历史执行的命令
!history命令编号:执行该编号的历史命令
ln 被指向文件 链接文件
-s:软连接
日期时间命令
(1)date :显示时间
date +%Y:显示年
date +%m:显示月
date +%d:显示日
date +%H:显示时
date +%M:显示分
date +%S:显示秒
date "+%Y-%m-%d-%H-%M-%S" :组合显示时间(-为显示分割符,可以任意修改)
data -s "-月-日 时:分:秒":设置系统时间
(2)cal:显示当月日历
cal 年份:显示指定年份所有日历
单用户模式修改root用户密码
1、进入系统时使用上下键打断系统启动
2.选中CentOS Linux(Core),按e进入
3.在UTF-8后加入 init=/bin/sh,按Ctrl+x进入单用户模式
4.输入mount -o remount,rw /
5.输入passwd命令修改密码
5.输入touch /.autorelabel
7.exec /sbin/init
查找文件
find 查找路径 -name 被查找文件名:按照文件名查找文件
find 查找路径 -user 被查找用户名:按照用户名查找文件
find 查找路径 -size 被查找文件大小(n:等于 +n:大于 -n:小于)(K,M,G):按文件大小查找文件
updatedb:更新locate命令的数据库
locate 文件名:按照文件名查找文件(基于locate构建文件系统数据库实现,在查找前需要使用updatedb更新数据库)
which 命令名:查看命令所在位置
grep 查找内容 查找文件:查找文件里的内容
grep -n 查找内容 查找文件:查找文件里的内容(查找结果显示行号)
grep -i 查找内容 查找文件:查找文件里的内容(查找匹配不区分大小写)
压缩解压
gzip 文件名:压缩文件(不能压缩目录)(压缩文件后缀.gz)(原文件消失)
gunzip 文件名:解压文件(只能解压.gz格式的压缩文件)
zip 文件名:压缩文件(.zip)
zip -r 目录名:压缩目录
unzip 文件名:解压文件/目录(.zip)
unzip -d 解压后文件存路径 文件名 :解压文件、目录(指定解压后文件存放位置)
tar -zcvf 压缩后文件存放路径和文件名 被压缩文件名(文件和目录均可,可以多个文件一起压缩)(保留原文件)
tar -zxvf 被解压文件 (.tar.gz) -C:指定解压后文件存放目录
-c:打包
-v:显示详细信息
-f:指定压缩和解压后的文件名
-z:压缩
-x:解压
chown 用户名 文件名:更改文件的所有者 (-R:目录先所以文件均跟随改变)
chgrp 组名 文件名:更改文件的所属组 (-R:目录先所以文件均跟随改变)
usermod -g 组名 用户名:更改用户所属组
usermod -d 目录名 用户名:更改用户登陆初始目录(默认用户家目录)
chmod 文件名 :修改文件权限
权限:r(4),w(2),x(1)
文件:r:查看文件内容 w:修改文件 x:执行文件
目录:r:查看目录内容 (可以ls目录)w:创建和删除目录内的文件 x:可以进入目录(可以cd目录)
定时任务命令
任务执行多次:
(1)crontab -e:创建定时任务(定时任务格式:"min" "hour" "day" "mouth" "week_day" "order")("*":所有,",":多选,"-":范围,"*/n":每隔多久执行一次
crontab -r:删除当前用户所有定时任务
crontab -l:列出所有定时任务
任务执行一次:
(2)at
时间格式:
1.hh:mm:距离最近的这个指定时间
2.midnight:深夜,noon:中午,teatime:下午茶时间,today:今天,tomorrow:明天
3."num"AM:上午num时刻,"num"PM:下午num时刻
4.mm/dd/yy dd.mm.yy 时间写在日期之前
5.now + count time-units:相对当前时间后的count时间
atq :查看系统中的定时任务
atrm "job_num":删除系统中的定时任务
磁盘管理命令
(1)lsblk:查看设备挂载情况
(2)mkfs "file_system_type" "partition":du -h
(3)mount "partition" "catalogue":
(4)umount "partition":
(5)df
(6)dh
磁盘管理
(1)fdisk命令管理法
网络管理命令
命令集合
(1)ifconfig :查看IP地址
(2)ping "IP_address/domain_name":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3)hostname :查看主机名
网络配置
(1)修改网卡配置文件法
1.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ifcfg-ens160 //修改网卡配置文件
2.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络服务使生效
修改主机名称
(1)修改主机名称配置文件法
1.vim /etc/hostname //修改主机名配置文件
2.reboot //重启主机使生效
修改本地域名解析
(1)修改DNS域名解析配置文件
1.vim /etc/hosts //修改DNS配置文件
2.reboot //重启主机使生效
进程管理命令
命令集合
服务管理命令
命令结合
(1)service :服务管理(适用于命令配置文件存方在/etc/init.d目录下的命令)
service "service_name" status :查看服务运行状态
service "service_name" start :启动服务
service "service_name" stop :停止服务
service "service_name" restart:重启服务
service "service_name" reload :刷新服务
(2)systemctl:服务管理(适用于命令配置文件存方在/usr/lib/systemd/system目录下的命令)
systemctl status "service_name":查看服务运行状态
systemctl start "service_name":启动服务
systemctl stop "service_name":停止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service_name":重启服务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查看所有服务运行状态
systemctl enable "service_name":设置服务开机自启
systemctl disable "service_name":关闭服务开机自启
systemctl is-enabled "service_name":查看服务是否开机自启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