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中,磁盘分区的命令主要有fdisk和parted,这两个命令常用于管理硬盘分区。下面是它们的基本用法:
1. fdisk 命令
fdisk 是用于创建、删除、查看和管理硬盘分区表的命令。它支持MBR(主引导记录)分区表格式。
使用方法:
- 
打开终端,输入以下命令来查看当前系统中所有磁盘: sudo fdisk -l
 这将列出所有已连接的磁盘及其分区信息。 
- 
选择一个磁盘进行分区,例如 /dev/sda,然后输入:
 sudo fdisk /dev/sda
 
- 
进入fdisk交互模式后,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m:显示帮助菜单。
- p:打印当前磁盘的分区表。
- n:创建一个新分区。
- d:删除一个分区。
- t:改变分区类型(例如,Linux分区、Linux交换分区等)。
- w:保存更改并退出。
- q:退出,不保存更改。
 
- 
创建一个新分区的例子: 
- 输入n,然后选择分区类型(主分区或扩展分区),选择分区号、起始和结束扇区。
- 输入w来保存更改。
 
2. parted 命令
parted 支持MBR和GPT分区表格式,适用于处理更大的硬盘(大于2TB的硬盘需要使用GPT)。
使用方法:
- 
查看磁盘信息: sudo parted /dev/sda print
 这将显示磁盘的分区信息。 
- 
启动parted,并进行磁盘分区:
 sudo parted /dev/sda
 
- 
在parted的命令模式下,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注意:在使用parted时,分区的起始和结束可以指定为MB、GB等。
 
总结:
- 如果你的磁盘使用MBR分区表,可以使用fdisk。
- 如果你的磁盘需要使用GPT分区表,或者你需要管理更大的硬盘,可以使用parted。
- 使用分区工具时要非常小心,因为更改分区表会清除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