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CSS代码是由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语句构成的。它的基本语句结构是这样的:

       选择符{属性:属性值}

1.一般将css代码放到 html的注释当中: <! ..... >

2.一个例子:
 div
{
  width:200;
  filter:blur(add=true,direction=35,strengh=20);
}
上面的语句中 DIV 是选择符,选择符是html中任何标记符,比如:p div img body

这里用div做选择符,就是说在html中 编辑在<div>中的页面格式将以上面语句中大括号内定义的格式显示。

   括号内的width和filter即使属性。

   width定义了div的宽度

   filter定义了滤镜属性,ADD参数由两个值,true和false,分别指是否被设置成模糊效果。direction用来设置模糊方向,0代表垂直向上,然后每45度一个单位,例子中135代表底部向右135度,strengh代表有多少像素的宽度将受到模糊影响,用整数设置。

那么您可能会问,独立编辑好的CSS文档怎样加入到HTML文档中呢?其实在第一章中的例子里已经介绍了两种方法。
  一种是把CSS文档放到<head>文档中:
  <style type=“text/css”> …… </style>
  其中<style>中的“type=‘text/css’”的意思是<style>中的代码是定义样式表单的。
  另一种方法是把CSS样式表写在HTML的行内,比如下面的代码:
  <p style=“font-size:14pt;color:blue”>蓝色14号文字</p>
  这是采用<Style=“ ”>的格式把样式写在html中的任意行内,这样比较方便灵活。   还有一种方法是:把您编辑好的CSS文档保存成“.CSS”文件,然后在<head>中定义。定义的格式是这样的:
  <head> <link rel=stylesheet href=“style.css”> …… </head>
  我们看到这里应用了一个<Link>,“rel=stylesheet”指连接的元素是一个样式表(stylesheet)文档。一般这里是不需要您改动的。
  而后面的“href=‘style.css’”指的是需要连接的文件地址。您只需把编辑好的“.CSS”文件的详细路径名写进去就可以了。这种方法非常适宜同时定义多个文档。它能使多个文档同时使用相同的样式,从而减少了大量的冗余代码。

  本章主要介绍了编写CSS的方法以及如何把作好的CSS文档与HTML结合起来运用。您可以根据自己编写的HTML代码的结构、长度来选择用哪一种方法将CSS与之结合。
  下一章我们将进入CSS的具体知识的学习,我们将先从最基本的属性开始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