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协议及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1、TCP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 基于IP的传输层协议。
2、TCP报文结构
2.1 应用数据在整个传输过程中被封装的数据形式
位于传输层的TCP数据分组称为段(Segment),又译为报文段、数据段或分段。TCP将来自应用层的数据分块并封装成TCP段进行发送。TCP段封装在IP数据报中,然后再封装成数据链路层中的帧,如下图所示:

2.2 TCP段的组成
(1)TCP段=TCP首部+应用数据
(2)TCP首部组成及功能

表:TCP报文控制标志(Control Bits)说明

3、TCP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的交互过程,具体如下图所示:

wireshark抓包分析:
第一次握手:

第二次握手:

第三次握手:

4、TCP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的全部交互过程,具体如下图所示:

wireshark抓包分析:
第一次挥手:

第二次挥手:

第三次挥手:

第四次挥手:

5、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的常见面试题
有关TCP的连接建立的三次握手及拆除过程的四次挥手的面试问题,是技术面试过程中的出现频率很高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常见问题大致如下:
问题(1):为什么关闭连接的需要四次挥手,而建立连接却只要三次握手呢?
关闭连接时,被动断开方在收到对方的FIN结束请求报文时,很可能业务数据没有发送完成,并不能立即关闭连接,被动方只能先回复一个ACK响应报文,告诉主动断开方:“你发的FIN报文我收到了,只有等到我所有的业务报文都发送完了,我才能真正的结束,在结束之前,我会发你FIN+ACK报文的,你先等着”。所以,被动断开方的确认报文,需要拆开成为两步,故总体就需要四步挥手。
而在建立连接场景中,Server端的应答可以稍微简单一些。当Server端收到Client端的SYN连接请求报文后,其中ACK报文表示对请求报文的应答,SYN报文用来表示服务端的连接也已经同步开启了,而ACK报文和SYN报文之间,不会有其他报文需要发送,故而可以合二为一,可以直接发送一个SYN+ACK报文。所以,在建立连接时,只需要三次握手即可。
问题(2):为什么连接建立的时候是三次握手,可以改成两次握手吗?
三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双方都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而且双方都知道对方已准备好;二是双方完成初始SN序列号的协商,双方的SN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
如果把三次握手改成两次握手,可能发生死锁。两次握手的话,缺失了Client的二次确认ACK帧,假想的TCP建立的连接时二次挥手,可以如下图所示:

图:假想的TCP建立的连接时二次握手的示意图
在假想的TCP建立的连接时二次握手过程中,Client发送Server发送一个SYN请求帧,Server收到后发送了确认应答SYN+ACK帧。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Server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帧。这个过程中,如果确认应答SYN+ACK帧在传输中被丢失,Client没有收到,Client将不知道Server是否已准备好,也不知道Server的SN序列号,Client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Server发来的任何数据分组,会一直等待Server的SYN+ACK确认应答帧。而Server在发出的数据帧后,一直没有收到对应的ACK确认后就会产生超时,重复发送同样的数据帧。这样就形成了死锁。
问题(3):为什么主动断开方在TIME-WAIT状态必须等待2MSL的时间?
原因之一:主动断开方等待2MSL的时间,是为了确保两端都能最终关闭。假设网络是不可靠的,被动断开方发送FIN+ACK报文后,其主动方的ACK响应报文有可能丢失,这时候的被动断开方处于LAST-ACK状态的,由于收不到ACK确认被动方一直不能正常的进入CLOSED状态。在这种场景下,被动断开方会超时重传FIN+ACK断开响应报文,如果主动断开方在2MSL时间内,收到这个重传的FIN+ACK报文,会重传一次ACK报文,后再一次重新启动2MSL计时等待,这样,就能确保被动断开方能收到ACK报文,从而能确保被动方顺利进入到CLOSED状态。只有这样,双方都能够确保关闭。反过来说,如果主动断开方在发送完ACK响应报文后,不是进入TIME_WAIT状态去等待2MSL时间,而是立即释放连接,则将无法收到被动方重传的FIN+ACK报文,所以不会再发送一次ACK确认报文,此时处于LAST-ACK状态的被动断开方,无法正常进入到CLOSED状态。
原因之二:防止“旧连接的已失效的数据报文”出现在新连接中。主动断开方在发送完最后一个ACK报文后,再经过2MSL,才能最终关闭和释放端口,这就意味着,相同端口的新TCP新连接,需要在2MSL的时间之后,才能够正常的建立。2MSL这段时间内,旧连接所产生的所有数据报文,都已经从网络中消失了,从而,确保了下一个新的连接中不会出现这种旧连接请求报文。
问题(4):如果已经建立了连接,但是Client端突然出现故障了怎么办?
TCP还设有一个保活计时器,Client端如果出现故障,Server端不能一直等下去,这样会浪费系统资源。每收到一次Client客户端的数据帧后,Server端都的保活计时器会复位。计时器的超时时间通常是设置为2小时,若2小时还没有收到Client端的任何数据帧,Server端就会发送一个探测报文段,以后每隔75秒钟发送一次。若一连发送10个探测报文仍然没反应,Server端就认为Client端出了故障,接着就关闭连接。如果觉得保活计时器的两个多小时的间隔太长,可以自行调整TCP连接的保活参数。
参考:
https://blog.csdn.net/crazymakercircle/article/details/114527369?spm=1001.2101.3001.6650.1&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2%7Edefault%7ECTRLIST%7Edefault-1.highlightwordscore&depth_1-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2%7Edefault%7ECTRLIST%7Edefault-1.highlightwordscor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