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高级1-static&继承

1 ,static

1,static修饰成员变量

static 静态,可以修饰成员变量、成员方法。

成员变量按照有无static修饰可以分为两种:

类变量 : 属于类,与类一起加载一次,在内存中只有一份,可以被类和类的所有对象共享。

实例变量/对象的变量: 属于对象,每个对象中都有一份,只能用对象访问。

2,应用场景

在开发中,如果某个数据只需要一份,且希望能够被共享(访问、修改),则该数据可以定义成类变量来记住,因为static修饰的方法或者是变量是属于类,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且只加载一次

3,static修饰成员方法

和上面一样,只要是static修饰的方法都是属于类,没有static修饰的是属于对象

使用方法,推荐使用 类名.方法名 来使用

4,static修饰成员方法的应用场景

类方法最常见的应用场景是做工具类。

什么是工具类:

工具类中的方法都是一些类方法,每个方法都是用来完成一个功能的,工具类是给开发人员共同使用的。

思考: 问什么工具类中的方法要用类方法,而不是实例方法

  1. 实例方法需要创建对象来调用,此时对象只是为了调用方法,对象占内存,这样会浪费内存。
  2. 类方法,直接用类名调用即可,调用方便,也能节省内存。

5,注意事项

  1. 类方法中可以直接访问类的成员,不可以直接访问实例成员。(因为类方法随着类加载而执行,而此时还没有对象)

  2. 实例方法中既可以直接访问类成员,也可以直接访问实例成员。

  3. 实例方法中可以出现this关键字,类方法中不可以出现this关键字的。

6,static的应用知识 代码块

代码块是类的五大成分之一: 五大成员包括 —> 成员变量,构造器,方法,代码块,内部类

代码块分为两种:

1,静态代码块

格式:

static{

}

特点:类加载时自动执行,由于类只会加载一次,所以静态代码块也只会执行一次

作用:完成类的初始化,

2,实例代码块

格式:

{

}

特点:每次创建对象是,执行实例代码块,并在构造器前执行。

作用:和构造器一样,都是用来完成对象的初始化的,例如:对实例变量进行初始化赋值

7,static的应用知识: 单例设计模式

什么是设计模式?

一个问题通常有n种解法,其中肯定有一种解法是最优的,这个最优的解法被人总结出来了,称之为设计模式

单例设计模式: 作用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对象

写法:

1,构造器私有化

2,定义一个私有的类变量记住类的一个对象

3,定义一个类方法,返回对象

单例模式分为两种:

1,饿汉式 : 拿对象的时候,对象已经创建好了

public class A {
//    1,构造器私有化
    private A(){}
//    2,创建类变量
    private static A a = new A() ;
//    3,定义一个方法,返回创建好的对象
    public A getA(){
        return a;
    }
}

2,懒汉式: 拿对象时,才开始创建对象

public class B {
    // 2、定义一个类变量量用于存储对象
    public static B b ; // null
    // 1、单例必须私有构造器
    private B(){
    }
    // 3、提供一个类方法返回类的一个对象
    public static B getObject(){
        if(b == null){
            b = new B();
        }
        return b;
    }
}

一般饿汉式较为常用,因为不会出现线程安全问题

2,面向对象三大特征之继承

1,继承的基本知识

Java中提供了一个关键字extends,用这个关键字,可以让一个类和另一个类建立起父子关系

继承的特点:

子类能继承父类的非私有成员(成员变量、成员方法)。

使用继承的好处:

减少了重复代码的编写,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2,继承的注意事项

1,权限修饰符

就是是用来限制类中的成员(成员变量、成员方法、构造器、代码块…)能够被访问的范围

修饰符 本类里 同一个包中的类 子孙类 任意类
private
缺省
protected
public
2,单继承,不支持多继承,但支持多层继承,Object类是所有类的基类
3,方法重写

当子类觉得父类中的某个方法不好用,或者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子类可以重写一个方法名称、参数列表一样的方法,去覆盖父类的这个方法,这就是方法重写。

注意:重写后,方法的访问,Java会遵循就近原则 。

方法重写的其它注意事项

  1. 重写小技巧:使用Override注解,他可以指定java编译器,检查我们方法重写的格式是否正确,代码可读性也会更好。

  2. 子类重写父类方法时,访问权限必须大于或者等于父类该方法的权限( public > protected > 缺省 )。

  3. 重写的方法返回值类型,必须与被重写方法的返回值类型一样,或者范围更小。

  4. 私有方法、静态方法不能被重写,如果重写会报错的。

  5. 子类一般会重写Object类的toString()方法,以便返回对象的内容。

4,子类中访问其他成员的特点

其他成员即:成员变量和方法

依照:就近原则,顺序如下:

先子类局部范围查找,然后子类成员范围查找,然后父类成员范围查找,还没找到报错

如果子父类中,出现了重名的成员,会优先使用子类的,如果此时一定要在子类中使用父类的怎么办?

可以通过super关键字,指定访问父类的成员:super.父类成员变量/父类成员方法

5,子类构造器的特点

子类的全部构造器,都会先调用父类的构造器,再执行自己。

那么子类构造器是如何实现调用父类构造器的:

默认情况下,子类全部构造器的第一行代码都是 super() (写不写都有) ,它会调用父类的无参数构造器。

如果父类没有无参数构造器,则我们必须在子类构造器的第一行手写super(….),指定去调用父类的有参数构造器。

posted @ 2023-02-23 21:11  yfs1024  阅读(3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