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2--记忆的"记"和"忆"

    有时候也会想,我们是如何记住东西的?是如何想起来的?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起初中的时候(应当是初二),语文老师检查唐诗背诵,在下面觉得已经能背起来的时候,去向老师背诵的时候,忘记了开头,干急想不起来,灰溜溜得下去了,到目前能想起语文老师的眼神,还能想象当时自己的囧样。

    回归标题,标题书面的书面的说法应当是:记忆是如何编码和提取的。现在主流的观点是“记忆是由经验的碎片中构建出来的”(源自:《找寻逝去的自我》第29页)。 

    大家试想回忆一件小时候记忆深刻的事情,这件事情要包含自己比较强烈的情感,高兴,悲伤,囧等等都可以。回忆过后问下自己:在回忆中,是否看到了自己。

     在文章开头描述关于我的囧事中,我看到了那个时候比较木的自己。这里例子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记忆是构建而成的,而并不是原样浮现的。因为在真实世界中,我们是无法真正看到自己的。

     我们记住一个事务是由两个过程构成:首先我们得记住它,之后我们得能想起它。那么就会有两个问题:1.我们如何记住一件事情。2.我们如何回想起这件事情。

     首先来说第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记住一个东西。在《找寻逝去的自我中》,将记住一个东西的过程称之为“编码过程”,在文章后面我们也是用这个洋气的词语。但在说明这个过程之前,我们先来说两个概念: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和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

     工作记忆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是暂时性记忆。举个例子,当你给**打电话的时候,你需要人脑记录这个电话号码,在走向固话的过程中,你一直默念这个号码。如果中间插了一件事情让你猛然分心,那么估计你就需要在去看一下这个电话号码。如果拨通了电话,估计这个电话号码会被立刻忘记。长时记忆,能够保持几天到几年的记忆。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所能追忆的往事,属于长时记忆的范畴。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记住一件事情呢(进行长时记忆),答案是对这件事情进行“精细编码”,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来理解这件事情,例如,前面所说的电话号码,我们可以使用某个特殊的日期(例如生日)来组织这个电话号码。同样,对于一个具体的知识,我们如果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知其所以然,从而进行了精细编码),我们也能更容易地将其转化为长时记忆。同时,在某些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没有刻意地记忆某件事情,我们却能回忆起这件事。这说明了我们“无意识地将其转化为长时记忆”,在这种情形下,一般是对我们“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会自动对其进行精细编码,把这件事记录下来。那么什么事情是对我们“有意义”,这是由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决定的。例如,本人是个程序员,对程序员的某些事情就会更容易进行精细编码。

      第二个问题:我们如何回想起这件事情(提取某个记忆)。我们回想起某件事情,一般是获得经过某些线索来提取出某件事情的记忆的片段,并将其重建,这样我们就回想起了这件事情。但是,这些线索怎么会匹配我们的尝试记忆呢,这是因为在我们对某个事情进行精细编码的时候,大脑会将这件事情“打上某些标签”。我们进行的编码越精细,这件事情的标签也就越多。大脑回忆某些事情的时候,就会拿着标签(线索)去查询,如果能找的到,我们会回忆起这件事情。如果找不到,我们就可能“遗忘”了这件事情(关于遗忘,现在还有几种假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上找下)。

      如果我们要记住某些知识,最好的方法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并且知其所以然。共勉之。

 

以上只是粗略地说了下记忆的编码和提取。若有问题,可以细聊。若有指教,更加欢迎。

posted @ 2013-10-26 11:10  yetuweiba  阅读(31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