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Yenyu Loong's Programming Blog

Love learning, love thinking, love coding.
  • 博客园
  • 联系
  • 订阅
  • 管理

公告

View Post

for 循环的反汇编浅析

for 循环

    for 循环是使用频度最高的循环结构,我们通过 C 语言反汇编实例,来分析 for 循环结构在计算机底层的原理和构造。首先,我们编写一个简单的 for 循环:

image

    为了方便观察,我们用十六进制来表示循环变量,编译后,我们用 OllyDBG 载入,我们可以看到对应的反汇编代码。

 

禁用优化的情景

    这里的“push ecx”相当于“sub esp, 4”,为 i 变量分配空间。接着,i 被赋值成 0,并且跳转到 004095C6 处,刚好此处是一条 cmp 指令,与 baseline 条件值(此处是 0x10)进行比较,如果大于等于则跳出循环,否则,程序会接着往下执行,执行完 printf,就会跳转到 004095BD 处,这时将进行循环的变量的自增。如此往复直到 JGE 跳转成立。

image

 

最小化大小的情景

    当编译器使用最小化大小(O1)编译优化选项时,for 循环将产生体积更小更精简的机器代码。如下图所示:

image

我们会发现有许多与前者不相同的地方,比如循环变量在此情景中变成了 ESI 寄存器,JGE 变成了 JL。

 

最大化速度的情景

    当编译器使用最大化速度(O2)编译优化选项时,for 循环将产生更加高效的机器代码。如下图所示:

image

存在的诸多细微的差异,还需自己深入慢慢体会。

posted on 2018-09-13 23:48  yenyuloong  阅读(652)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
Github主页 | 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