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的发展历程中,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系列模型占据了里程碑式的地位。它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通过大规模语料的预训练与下游任务的微调,成功推动了语言生成和理解的边界。本文将从原理、架构、训练方式到应用场景,对 GPT 系列进行系统介绍。

2. GPT 的核心思想

GPT 的提出核心在于:

  1. 使用 Transformer 解码器(Decoder-only)架构,专注于自回归(Auto-regressive)建模。

  2. 采用 预训练 + 微调两阶段方法:先在大规模文本上训练语言模型,再针对具体任务进行微调。

  3. 通过 自回归语言建模目标(Language Modeling Objective)达成对自然语言的强大建模能力。

3. GPT 架构

与 BERT 的Encoder-only架构不同,GPT 仅采用 Transformer 的Decoder 部分。其核心组件如下:

3.1 输入嵌入

输入序列被映射为向量表示:

X = \{x_1, x_2, \dots, x_T\}, \quad x_i \in \mathbb{R}^d

嵌入由 词向量嵌入(Token Embedding)位置嵌入(Positional Embedding) 相加而成。

3.2 掩码多头自注意力(Masked Multi-head Self-Attention)

GPT 的关键是使用因果掩码(Causal Mask),确保模型在预测某个位置时,只能看到该位置之前的词:

\text{Attention}(Q, K, V) = \text{softmax}\left(\frac{QK^T}{\sqrt{d_k}} + M\right)V

其中,掩码矩阵 MMM 定义为:

M_{ij} = \begin{cases} 0, & j \leq i \\ -\infty, & j > i \end{cases}

这样保证了 GPT 是自回归语言模型

3.3 前馈神经网络(Feed Forward Network, FFN)

每个 Transformer Block 中,注意力层后接一个前馈网络:

\text{FFN}(x) = \max(0, xW_1 + b_1)W_2 + b_2

3.4 残差连接与层归一化

GPT 利用残差连接(Residual Connection)层归一化(Layer Normalization)来稳定训练:

\text{LayerOutput} = \text{LayerNorm}(x + \text{Sublayer}(x))

3.5 输出层

最终输出经过 softmax,形成对下一个词的概率分布:

P(x_t | x_{<t}) = \text{softmax}(W h_t + b)

4. GPT 的训练目标

GPT 的训练目标是语言建模(Language Modeling Objective)

\mathcal{L} = - \sum_{t=1}^{T} \log P(x_t \mid x_{<t}; \theta)

即最大化每个词在其上下文条件下的概率。

5. GPT 与 BERT 的对比

特性BERTGPT
架构Transformer EncoderTransformer Decoder
目标Masked Language Model (MLM)自回归语言模型 (LM)
特点适合理解任务擅长生成任务
训练方式双向上下文单向(从左到右)
应用分类、问答、序列标注文本生成、对话、写作

6. GPT 的演进

  • GPT-1 (2018):首次提出,证明预训练 + 微调的有效性。

  • GPT-2 (2019):15 亿参数,展现强大的生成能力,但因担忧滥用一度未完全公开。

  • GPT-3 (2020):1750 亿参数,引领 Few-shot / Zero-shot 学习风潮。

  • GPT-4 (2023):更强大的多模态能力(文本、图像)。

  • GPT-5(预期):在推理、交互、长文本理解上进一步提升。

7. GPT 的应用

  1. 文本生成:新闻写作、故事生成。

  2. 对话系统:智能客服、聊天机器人。

  3. 代码生成:如 GitHub Copilot。

  4. 任务迁移:Few-shot / Zero-shot 任务(翻译、问答、摘要等)。

8. 总结

GPT 的成功在于:

  • 高效利用 Transformer 解码器结构;

  • 大规模预训练材料;

  • 强大的自回归语言建模能力。

它不仅推动了 NLP 的发展,也在代码、图像生成等领域展现出跨模态的潜力。随着 GPT 系列不断演进,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脚步正在逐渐逼近。

posted on 2025-09-21 11:15  ycfenxi  阅读(1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