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公文写作中,各类题材往往有各自不同的要求,无论是结构、表达还是格式方面。在不同单位、岗位或具体场景下,还可能存在特定的修改需求,而这类“专业术语”或习惯表达,通常难以被普通校对工具识别。一些并不算错误但不符惯例的表达,仍需要大家自己逐一审校,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工作负担,拖慢了公文写作效率。
而一个好的审校工具应该是能做到解决痛点,并实现智能优化。
推荐这个文思助手的智能写作平台之中的AI审校功能,在这里特殊的“专业术语”都得到了很妥善的处理。它不仅接入人民网语料库的权威审校数据,更深入了解笔杆子们的写作习惯,提供可自主定制的审核校验方案。
特性一:自定义正错词词典
让用户自主设定表达偏好。你可以将“协调安排”设为错词词典,推荐替换为更符合个人风格的“统筹调度”;
也能设置专业缩略词:例如设置“放管服”在正词词典中,大数据审校时,默认词语可用,不进行审校。(“放管服”缩写:简z放权、加强监管、优化服务)
功能二:自定义敏感词
对写作内容的敏感程度的把关。就是用户可将一些单位敏感词汇或人物相关词汇加入敏感词词典之中,系统自动提醒调整。这不是机械纠错,而
功能三:姓名职务排序
一项尤为敏感且易错的内容。文思助手承受预设姓名职务顺序,一旦文中出现不一致,立即提示错误,有效避免尴尬与失误。就是在公文写作中,姓名与职务排序
这些规则都是自主进行设置,不强制同步AI审校的常规校验,不依赖模板。它是你完全私人化的AI审校方案,记录你的用语习惯与系统词库,随时添加、删除、修改,持续进化。
操作步骤简便直观:
登录文思助手网站,打开AI审校界面
在右上角的大模型审校的设置按钮
即可添加正错词词典、敏感词和姓名职务排序
文思助手AI审校软件,结合智能语病识别、事实错误审校、语序错误审校等能力,全面覆盖公文审校流程的各个环节。每一次提示,都基于你的设定,贴合你的思维方式,真正做到个性化的审校能力,灵活的为每个笔杆子的公文内容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