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中的基本概念
    数据:任何能够输入到计算机中,能被程序处理的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
    数据项:有独立含义的最小单位,也叫做数据域、域
    数据元素:组成数据的、有一定意义的基本单位,也叫作节点、结点、顶点(一个数据元素是由若干项数据项组成)
    数据结构: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结合
    算法:数据结构内具备的功能,能够解决某种问题的方法
 
数据的存储结构\物理结构
        顺序结构:
            数据元素是存储在连续的内存中,用数据元素的相对位置来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内存空间是连续的,并且数据元素之间也要确保连续
            优点:支持随机访问,访问效率极高,适合查找数据。不容易产生内存碎片。
            缺点:对数据元素的插入、删除操作效率低,实现不方便。对内存要求较高。
        链式结构:
            数据元素是存储在彼此独立的内存空间中,在每个独立的元素称为节点,每个节点中额外增加一块指针域,通过该指针可以指向下一个与该节点有关系的节点,以此来表示数据节点之间的关系
            优点:对节点的删除、插入操作效率高,实现简单,适合增删数据操作。对内存空间要求低。
            缺点:不支持随机访问,只能从前往后逐一访问,不适合频繁查找数据。容易产生内存碎片。
posted @ 2023-07-17 16:24  ycddqr  阅读(1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