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改变世界

“北漂”的那些年 3

2017-11-23 15:48  小豆子的爹  阅读(26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一 入职HY公司

2006年11月从BY离职后回老家休息了半个月。再回到唐家岭的小窝时,已经是十二月初,这才开始海投简历。重点是知名外企和大型民企的测试岗位。

陆续接到面试邀约。一开始,面试碰壁了几次。沉下心来的第一个面试。是,HY公司的外派IBM测试岗位。在北四环的HT大厦,我见到了C大哥。C大哥当时是HY的外包经理。跟他聊得很好。面试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半多了。过几天,HY公司的HR让我去上地七街的D大厦二层面试,面试我的是IBM的一位项目经理Y,这次也很顺利。2006年圣诞节,我就入职HY公司了。

HY公司买了新电脑,让我安装基本的工作环境。我在公司见到了喊我来面试的HR,她也是福建人,勤劳的惠安女。

也知道了C大哥是某测试实战图书的作者,心里不由得佩服。

二 感悟IBM

2007年1月初,我正式派驻IBM上班了。Y是这个项目的项目经理。这是一个B/S结构的企业内容管理系统(ECM)。竞争的产品是MS的SharePoint。项目组的人员组成结构是几个IBM员工+来自不同公司的外包员工。

得实大厦的IBM办公室,工位分两种。regular一般在格子间,vendor在lab里。lab是那种流水线的工位,桌子分2层。一层放着自己的显示器。二层一般放着项目组的服务器。工作是方便了,问题是有点噪音。空调很足,得注意防寒。

机房(Server Room)噪音更大,这里存放专业的服务器,刀片服务器。可不是谁都能进。门卡需要专门申请权限,要在IBM的内部信息系统提起申请,得到批准后,获得进门许可。IBM一直提倡流程化,IT化。毕竟是拥有十几万员工的跨国大企业,让日常事务流程化。其它特事特办。也是一个大公司管理必有的阶段吧。

初来乍到,既然是做测试,那就每天多找bug。就这样,被测的产品被我找出了不少问题。我发现的一个本地化问题。让即将发布产品专门做了一个说明:

让香港的用户在使用前需要先把浏览器的语言区域选择为繁体中文-台湾。

因为,香港,台湾,澳门是用繁体中文。

中国大陆,新加坡是用简体中文。

三个月下来,Y经理对我还算满意。让我整理项目组的新人培训手册,整理下来,有38页,哈哈!

就在培训手册整理完成没多久,项目组就进行了一次重组(Re-org)。两位项目组的同事就被退回他们所属的外包公司。

这两位同事以前是做软件开发的。从头开始做软件测试,自然有很多的摸索过程。开发和测试侧重的角度又有所不同,绩效不太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IBM的工作氛围:

  • 人人都很友善,提问很快都能得到回答,或者让你找某位专家。
  • IBM内部的SameTime通讯工具把不同项目,不同地区的同事都连接在一起。
  • 流程化管理: 做什么都有流程,都是IT化审核。

   IBM软件测试流程,可是有一套:

  •  UAT 用户验收测试
  •  FVT 功能测试
  •  GVT 国际化测试
  •  PVT 性能测试
  •  AVT 可到达测试

    每周的例会和计划执行表,也会让进度不佳的项目成员心里一阵不安。

如果遇到项目使用Scrum管理方式,那就天天挂在嘴边:昨天,今天,明天。不是本山大叔的小品,而是每日项目进度:

昨天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难题。

今天要做什么?需要什么支持。

日复一日,成就了这个巨型IT企业。

经过重组的洗礼,我更觉得踏实做好工作,就会有好未来。继续努力吧!

Y经理也经常提倡:大家要提高软技巧(soft skill):与人沟通,提问,管理的技能。我对Y经理的爱提问会提问这个技术很有兴趣。专门在开项目例会时,关注Y经理会问什么问题,从什么角度提问:

  1.  时间顺序
  2. 技术难点
  3. 个人直觉

然后我也去学会使用这些思考角度来提问。

Y经理也常谈到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生活中只有工作,那就不平衡了。如果天天加班,那是完全的失衡。

对此我深有体会:在某公司工作时,也有一段加班成习惯。21点后能打车报销,获得15元餐补,又有什么用呢?又怎能如何保证饿着肚子高效工作?

有大牛在身边,总感觉自己有可以提高的地方。

 

三 换项目组

不知不觉又过了半年,项目组重组,我跟几个同事一起被分到Lotus产品线下的某项目组。

新的一线经理是H,平时带着我的直接上司是J大哥。J大哥,浙江人,一看就是很精明的感觉。

到了新项目组,我又开始新的学习。经常去问J大哥。他都很快的给我几个问题:是不是A有问题?有没有出错日志?

在J大哥手下一年,我从band 6升到band 7,工资也涨了1千。不仅是做软件测试,还负责一些配置管理的工作: 我是项目组的LDAP(轻量级的目录访问协议)管理员。因此也会收到IBM上海团队的一些LDAP和服务器的邮件请求。

在IBM工作,Band是一个级别晋升制度,类似军队的军衔制度。就我经历的谈谈。

band 6 新手

band 7 熟练级别

band 8 技术主管,一线经理(项目经理)

band 9 二线经理

band 10

band 10以上就是那些技术大拿和大Boss们,IBM院士,CEO应该是这个级别的吧。

此时感觉到IBM的另一大财富:老员工。我所在的项目组就有5位四十多岁的IT大哥和大姐,只要有相关的领域问题,他们总能迅速解决掉。在IBM,技术和管理两条发展通道,是真实存在的。

时间到了2008年8月底,我所在的项目组搬迁到中关村软件园的环宇大厦(Ring大厦)。这个新的办公大楼是IBM自建的,办公环境一流,会议室的电话是Cisco。安防设施完备。走廊的墙壁挂着员工旅游的摄影作品。搬到环宇大厦后,我的工位也是格子间了。忙起来的时候,也可以摆两台PC。

 

反思:

  1.  第一次走进IBM这样的百年老店,感觉氛围超级棒。也正是如此,IBM年年吸引985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来此贡献年华。

    同事都是很聪明的人,我又有点笨,只能靠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才行。也让我坚信:与优秀者同行,你会走得更远。

       2.  在IBM的第二个项目组,忽然有一天看到某同事在用Rational Function Tester(RFT)这个软件运行自动测试用例。那一刻的震撼,难以言表!自动化测试学起来吧。从此业余自学,并主动请教同事,体验和实践着自动化测试。

       3.  谈谈外包员工(Vendor & Contractor)。外包是工作在A,薪水,社保在B。看似两头管理,只要做好工作,其它事情都好说。如果能够抓住大好光阴,努力提高自己,也不枉暂时的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