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aier2.0 智能协同办公模块(Doc-Collab)实现实用的方案详解

大家好,我是没事学AI, 欢迎加入QQ群互动学习。
欢迎【关注】【点赞】【收藏】

一、架构设计总览

文档协作服务(Doc-Collab)基于Spring Cloud Alibaba生态构建,采用“前端实时交互+后端微服务+分布式存储”架构,实现多人实时编辑、版本管理等核心能力。整体架构分为6层,各层职责与技术栈如下:

架构层核心组件/技术栈核心职责
客户端层React(PC端)、React Native(移动端)文档编辑界面渲染、本地操作缓存、离线编辑支持、WebSocket连接管理
接入层Spring Cloud Gateway + Nginx路由转发、SSL加密、限流(单文档并发编辑≤100人)、静态资源CDN分发
微服务层Doc-Collab服务(Spring Boot)文档元数据管理、权限校验、版本控制、操作日志记录
中间件层Netty(WebSocket)、MinIO、Redis实时操作同步、文件存储、临时操作缓存、分布式锁
数据层MySQL(主从)、Elasticsearch存储文档元数据(标题、权限、版本信息)、文档内容全文检索
监控运维层Prometheus + Grafana + ELK服务指标监控、日志收集分析、异常告警

二、核心功能具体实现

1. 多人实时文档编辑(基于WebSocket+OT算法)

(1)实时同步协议设计

采用OT(Operational Transformation)算法解决并发编辑冲突,流程如下:

  • 操作定义:客户端每产生一个编辑动作(如插入文字、修改格式),生成结构化操作指令:
    {
    "opId": "u123_1695000000_789",  // 用户ID+时间戳+随机数
    "docId": "d456",                // 文档ID
    "version": 5,                   // 基于当前文档版本的操作
    "type": "insert",               // 操作类型:insert/delete/format
    "position": { "line": 3, "col": 5 },  // 操作位置
    "content": "协同办公",           // 操作内容
    "timestamp": 1695000000000      // 客户端生成时间
    }
  • 本地优先执行:操作先在客户端本地应用(确保界面无延迟),同时通过WebSocket发送至服务端。
  • 服务端冲突处理
    1. 服务端接收操作后,检查文档当前版本(如版本5)与操作基于的版本是否一致;
    2. 若不一致(如服务端已更新至版本6),通过OT算法转换操作(调整位置或内容),适配最新版本;
    3. 转换后更新文档版本(版本6→7),并广播操作至其他在线客户端。
  • 客户端同步应用:其他客户端接收广播的操作后,再次转换(适配本地已执行的操作)并应用,确保最终一致性。
(2)WebSocket连接管理
  • 长连接实现:基于Netty构建WebSocket服务,支持10000+并发连接,通过“文档ID”分组管理(同一文档的编辑者加入同一连接组)。
  • 心跳与重连
    • 客户端每30秒发送心跳包({"type": "ping"}),服务端未收到心跳5秒后断开连接;
    • 断线后客户端按1s→3s→5s阶梯重试重连,重连成功后同步服务端最新版本,补全本地缺失操作。
  • 负载均衡:多节点部署时,通过Nginx的ip_hash策略确保同一客户端WebSocket连接绑定至同一服务节点,避免跨节点广播延迟。

2. 版本管理(基于MinIO+MySQL)

(1)版本生成与存储
  • 自动版本:每30分钟或文档关闭时触发版本快照,版本号格式为主版本.次版本(如V2.3)。
  • 手动版本:用户点击“保存版本”时,输入备注(如“项目评审版”),生成即时快照。
  • 存储设计
    • 内容存储:文档内容(富文本JSON)存储至MinIO,路径为/docs/{docId}/versions/{version}.json,启用3副本冗余;
    • 元数据存储:MySQLdoc_versions表记录版本信息:
      字段名类型说明
      idbigint版本ID(主键)
      doc_idvarchar(64)文档ID(外键)
      version_namevarchar(32)版本名(如V2.3)
      remarkvarchar(255)版本备注
      minio_pathvarchar(255)MinIO存储路径
      creatorvarchar(64)创建人ID
      create_timedatetime创建时间
(2)版本回溯与对比
  • 回溯功能:用户选择历史版本后,服务端从MinIO读取对应版本内容,生成临时文档ID({docId}_v{version})供查看,不影响当前版本。
  • 对比功能:基于Google Diff-Match-Patch算法,高亮显示两个版本的差异(新增标绿、删除标红),支持“逐段对比”和“全文对比”,示例:
    // 差异计算核心代码
    DiffMatchPatch dmp = new DiffMatchPatch();
    LinkedList<Diff> diffs = dmp.diffMain(prevContent, currContent, false);
      String diffHtml = dmp.diffPrettyHtml(diffs);  // 生成带高亮的HTML

3. 权限控制(基于RBAC模型)

(1)权限模型设计

采用“文档级+操作级”权限控制,适配海尔组织架构(集团→事业部→小微团队):

  • 角色定义

    角色权限范围(文档级)操作权限
    所有者(Owner)文档全生命周期管理编辑、删除、权限分配、版本管理
    编辑者(Editor)文档内容修改编辑、评论、创建版本
    查看者(Viewer)只读权限查看、评论(可选)
    受限查看者仅查看指定章节查看指定内容
  • 权限存储:MySQLdoc_permissions表记录权限关联:

    CREATE TABLE doc_permissions (
    id BIG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doc_id VARCHAR(64) NOT NULL,  -- 文档ID
    subject_type TINYINT NOT NULL, -- 主体类型:1-用户、2-部门、3-角色
    subject_id VARCHAR(64) NOT NULL, -- 用户ID/部门ID/角色ID
    role VARCHAR(32) NOT NULL,    -- 权限角色(Owner/Editor/Viewer)
    expire_time DATETIME,         -- 权限过期时间(null表示永久)
    create_time DATETIME NOT NULL
    );
(2)权限校验流程
  1. 客户端发起操作请求(如编辑文档),携带用户Token;
  2. 服务端调用Auth服务验证Token有效性,获取用户ID及所属部门;
  3. 查询doc_permissions表,校验用户是否拥有对应操作权限(如编辑者角色允许编辑);
  4. 若权限不足,返回403错误并记录审计日志。

4. 历史记录回溯(基于操作日志+版本快照)

(1)操作日志记录
  • 所有编辑操作(插入/删除/格式修改)通过RocketMQ异步写入MySQLdoc_operation_logs表,包含操作人、时间、内容、IP等信息:
    CREATE TABLE doc_operation_logs (
    id BIG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doc_id VARCHAR(64) NOT NULL,
    op_id VARCHAR(64) NOT NULL,  -- 操作唯一ID
    user_id VARCHAR(64) NOT NULL,
    operation_type VARCHAR(16) NOT NULL, -- 操作类型
    content TEXT,                -- 操作内容快照
    ip VARCHAR(32),              -- 操作IP
    create_time DATETIME NOT NULL
    );
(2)全量历史回溯
  • 支持按“时间范围”“操作人”筛选历史记录,点击记录可查看该时间点的文档状态(基于最近的版本快照+后续操作日志重建)。

三、存储方案细节

1. MinIO分布式存储配置

  • 部署架构:4节点分布式集群,数据分片存储(默认4分片),2副本冗余,确保单节点故障不丢失数据。
  • 桶策略:创建haier-docs桶,配置:
    • 读写权限:仅内部服务可访问(通过IAM密钥控制);
    • 生命周期管理:3个月内版本存热区(高性能存储),3个月后转冷区(低成本存储);
    • 日志配置:记录所有文件操作(上传/下载/删除),用于审计。

2. MySQL与Redis配合

  • MySQL主从架构:1主2从,主库写入文档元数据、权限、日志,从库承担读请求(如查询版本列表、权限校验)。
  • Redis缓存
    • 缓存热点文档的权限信息(键:doc:perm:{docId},过期时间10分钟);
    • 缓存在线编辑用户列表(键:doc:online:{docId},Set类型,记录用户ID);
    • 分布式锁(键:doc:lock:{docId}):防止并发编辑时版本号冲突。

四、高可用与性能优化

1. 高可用保障

  • 服务集群:Doc-Collab服务部署3个节点(跨阿里云可用区),通过Nacos实现服务注册与负载均衡,单节点故障后自动切换。
  • 中间件高可用
    • MinIO集群支持节点故障自动恢复,数据重建时间≤30分钟;
    • Redis采用3主3从+哨兵模式,故障切换时间≤10秒;
    • MySQL主从同步延迟≤1秒,主库故障时从库自动晋升。

2. 性能优化

  • 前端优化
    • 文档分段渲染(仅加载可视区域内容),大文档(10万字以上)首次加载时间从5s降至1s;
    • 本地缓存(IndexedDB/SQLite):离线编辑时缓存操作,网络恢复后增量同步。
  • 后端优化
    • 操作日志异步化:通过RocketMQ将日志写入MySQL,避免阻塞实时同步流程;
    • 文档内容压缩:存储时采用GZIP压缩富文本JSON,节省40%存储空间;
    • 索引优化:doc_versions表建立(doc_id, create_time)联合索引,版本查询效率提升10倍。

五、安全机制

  1. 传输安全:所有接口(HTTP/WebSocket)启用TLS 1.3加密,防止数据传输被窃听。
  2. 内容安全
    • 上传附件时调用海尔病毒扫描服务(ClamAV),检测通过后才允许存储;
    • 敏感文档(如财务数据)添加动态水印(包含用户名+时间),防止截图泄露。
  3. 审计追溯:所有操作日志保存1年,支持按文档ID、用户ID、时间范围查询,满足合规要求。

六、效果指标

  • 实时性:编辑操作平均同步延迟200ms,99%场景≤300ms;
  • 并发能力:单文档支持100人同时在线编辑,无冲突或数据丢失;
  • 可用性:服务年度可用性99.99%(全年故障时间≤52分钟);
  • 存储效率:通过压缩和生命周期管理,存储成本降低40%。

该方案通过OT算法解决实时协作核心痛点,结合MinIO与MySQL实现文档全生命周期管理,已支撑海尔集团日均5万+文档协作操作,满足跨部门、跨地域团队的高效协同需求。

posted @ 2025-11-15 17:45  yangykaifa  阅读(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