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分析方案原理及作用简述
常用的FA分析方案
FA无损分析:X-ray,Thermal。
FA有损分析:晶圆背部开封,晶圆正面开封测试,OBIRCH,EMMI,取DEI,扎针测试晶圆电性,去层分析。
常用的FA分析方案原理及作用简述
- X-ray
原理:X射线穿透成像。
作用:判断封装打线是否存在明显异常,例如:打线塌丝,打线熔断,打线脱球 - Thermal
原理:加电后对坏点部位发出的红外辐射成像,高温区域亮。
作用:执行有损操作前,初步定位发热点、局部热点分析。例如:判断热点是位于打线还是晶圆。 - 晶圆背部开封
原理:激光烧掉塑封露出铜框架,硝酸去铜,清理干净晶背。
作用:裸露出晶背,后续可以做OBIRCH/EMMI定位坏点。观察晶背下层是否存在烧伤。 - 晶圆正面开封
原理:使用化学药剂腐蚀封装材料,暴露芯片正面。
作用:直接观察晶圆表明是否存在烧伤。 - OBIRCH
原理:聚焦红外激光对芯片电路进行扫描,当激光照射到存在泄漏电流(如短路、漏电)区域时,这些区域会由于吸收激光而略微升温,导致该区域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定位到坏点。
作用:定位芯片短路、漏电路径。例如:失效芯片引脚短路(低阻)。 - EMMI
原理:半导体器件在失效区域工作时会发出的微光。InGaAs红外探测器捕获光点成像,从而定位坏点位置。
作用:定位晶圆短路、漏电、击穿等缺陷区域。例如:晶圆工况异常,功耗异常时,可用于坏点定位。 - 取DEI + 扎针测试晶圆电性
原理:去除打线,取出晶圆;机台探针代替打线,可加电测试工况。
作用:对晶圆加电,测试工况。 - 去层分析
原理:通过化学腐蚀、等离子刻蚀或机械研磨等手段,逐步去除芯片的封装材料及内部各功能层(如金属层、介电层等),逐层暴露芯片内部结构。
作用:直接观察每层电路是否存在异常,确认缺陷所在的芯片具体层次。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