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a={100,5,8,9,2,12,3,89,0,65,5,8,12,1};
a = bubbleSort(a);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
}
/**
* (1)比较前后相邻的二个数据,如果前面数据大于后面的数据,就将这二个数据交换。
(2)这样对数组的第 0 个数据到 N-1 个数据进行一次遍历后,最大的一个数据就“沉”到数组第
N-1 个位置。
(3)N=N-1,如果 N 不为 0 就重复前面二步,否则排序完成。
* 数组[0,1,6,5],长度为4
* 第一轮两两比较 0跟1比,不用交换,1跟6比,不用交换,6跟5比,交换位置,结果为[0,1,5,6],比较结束后,最后一个是最大值了,此时比较了3次
* 第二轮两两比较,此时最后一位不用比了,相当于只比较[0,1,5] 0跟1比,不用交换,1跟5比,不用交换,此时比较了2次
* 第三轮两两比较,此时最后一位不用比了,相当于只比较[0,1] 0跟1比,此时比较了1次
* 由此可以知道:比较的轮数为长度4-1=3轮,每轮比较的次数为数组长度减去第几轮,如第一轮为4-1=3,第二轮为4-2=2,第三轮为4-3=1
* 每一轮最后一个数字的索引为数据长度-轮数,如第一轮的5,索引为4-1=3,第二轮的5,索引为4-2=2,第三轮的1,索引为4-3=1
*/
public static int[] bubbleSort(int[]arr){
if(arr==null || arr.length==0){
return arr;
}
//外层循环代表比较的轮数,总轮数是长度-1,轮数从1开始
for (int i = 1; i <= arr.length-1; i++) {
//内层循环代表该轮下比较的次数,该论比较的总次数等于数组长度减去第几轮,下面为何不是j<=j<arr.length-i呢?因为j最大是arr.length-i,但因为下面有j+1,所以防止数组越界,这里小于它
for(int j=0;j<arr.length-i;j++){
int temp;
if(arr[j]>arr[j+1]){//如果索引为j的数据比下一位大,则交换位置,这里j+1最大值就是arr.length-i,也就是每次比较的最大位
temp=arr[j];
arr[j]=arr[j+1];
arr[j+1]=temp;
}
}
}
return ar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