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详解

网络通讯原理

实现数据传输的条件
1 主机之间必须有一个介质 网线 光纤线 wifi
2 调制过程:用网卡设备把二进制数据转换的高低电压
解调过程:传输给另外一台的主机把高低电压装换成二进制 电信号通过时间控制速率
3 100Mps --> 100 000 kbps --> 100 000 000bps 每秒钟
A 100Mps 木桶理论
B 1000Mps

交换机

作用: 局域网实现多台主机的通讯
地址标识: mac地址 (网卡的身份编号)全球唯一
ps: 数据的正常通讯一定是有去有会
先广播 arp 获取目标mac地址
源mac:目标mac:data --> 交换机

路由器

作用: 实现不通网段通讯
地址标识: 实现多台主机通讯 ip地址 (逻辑地址)
源ip:目标ip:data
ip: 网段信息+地址信息
路由表
表信息
网段信息:设备接口信息
192.168.1.0/24: mac接口

路由

默认路由 指明下一条路由接口信息
静态路由 手动配置网卡10.0.1.1 +10.0.1.254接口信息 手动配置
动态路由 声明网卡信息10.0.1.1+10.0.1.254 配置一次路由器自动学习

通讯方式

广播站  --->   收音机    单工
对讲机 <--->   对讲机   半双工
电脑  <<-->>   电脑     双绞线

企业网络架构
1 核心层
(1)实现和外网运营商线路连接
(2)考虑网络设备的冗余
2 汇聚层
(1)实现网络设备连接汇聚
(2)实现网络通讯安全策略控制 --ACL
(3)考虑网络设备的冗余
3 接入层
(1) 实现终端设备连接网络 (电脑 打印机 电话)
OSI和TCP/IP是很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网络基础知识,理解得透彻对运维工程师来说非常有帮助。今天偶又复习了一下:

(1)OSI七层模型

OSI中的层 功能 TCP/IP协议族
应用层 7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表示层 6层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 压缩 解压缩 没有协议
会话层 5层 控制发包的数据 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 没有协议
传输层 4层 确保网络连接通讯过程是可靠的 提供端对端的接口 TCP,UDP TCP可靠速度慢 UDP不可靠 速度快
网络层 3层 确保不同网段主机可以通讯 ip地址路由(通过公网ip访问世界) 为数据包选择路由 IP,ICMP,RIP,OSPF,BGP,IGMP
数据链路层 2层 局域网之间计算机通讯 通过mac地址(物理网卡)通讯 传输有地址的帧以及错误检测功能 SLIP,CSLIP,PPP,ARP,RARP,MTU
物理层 1层 定义一些物理设备设计标准 以高低电压形式(010101)在物理媒体上传输数据 ISO2110,IEEE802,IEEE802.2

tcp/ip协议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应用层
一个数据包分成2部分 一个控制层面的数据 一个应用层面的数据 控制层面只占一小部分 数据层面占用大部分

数据封装,解封装 数据传输过程
应用层 --> 数据
传输层 --> tcp报头(源端口:目标端口)+数据
网络层 --> ip报头(源ip:目标ip)+tcp报头+数据
数据链路层 --> 数据帧(源mac+目标mac)+ ip报头+tcp报头+数据
物理层 --> 将完整数据包由二进制(0101)转换成电信号

数据传输过程
1 应用层 qq图片数据
2 表示层 数据类型+数据
3 会话层 数据序号1+数据类型+数据1 数据序号02+数据类型+数据2...
4 传输层 tcp协议报头+数据序号1+数据类型+数据1...
5 网络层 ip报头+tcp协议报头+数据序号1+数据类型+数据1
6 数据链路层 mac地址+ip报头+tcp协议报头+数据序号1+数据类型+数据1
7 物理层 把完整数据转换成电信号

tcp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tcp的标识
SYN 建立连接 sync
ACK 回应标识
FIN 断开链接
PSH 数据包
URG 紧急指针
RST 重置 重传

tcp三次握手


1客户端 发送 SYN 标识 syc seq x
2服务端 发送 SYN ACK标识 syn seq=j ack=x+1
3客户端 发送 ACK标识 seq=x+1 ack=j+1
tcp四次挥手


https://blog.csdn.net/jun2016425/article/details/81506353

posted @ 2021-03-12 17:55  老夫聊发少年狂88  阅读(8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