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方向:O2O及移动社交 from 沈博阳

 

十个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六个在美国,四个在中国

 中国创业的特殊

市场巨大self-contained,做足中国市场就很够
...
...
监管
 

领导力,人的要求

之前成功带领过团队

有海外的工作经历

技术背景或者产品背景,not a 销售背景

架构

直接向国外老大汇报,而不是仅仅是一个public figure
领导是一个创业人员还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有一个巨大的区别:关系到你是服务用户还是服务董事会。
 

什么可以是O2O

当互联网的东西都玩完了之后,用互联网的模式去改造传统行业,这就是O2O,哪些传统行业可以改造呢:
二手车
金融  p2p
酒店(住别人家里)
摄影(校园里头的O2O摄影,区别与影楼)
手机(雷军小米,改造了销售模式,我去掉所有的销售中介,直接网上销售)
招聘(我让用户自己的打造自己的主页)
教育(垄断了最好的教育资源,如果打破地域限制,MOOC)
出行(谁规定我不能做黑车,这就是滴滴打车,uber在旧金山的销售额是出租车的9倍,所以共享车是一种模式,出行用互联网的模式改造)
美甲(大部分美甲的成本都在场地)
租车(神州租车,p2p租车暂时,解决痛点,首先买车,资金占用很大,取车点变成到处都有)
租房(自如客,免费的wifi,免费保洁,用微信按一下就可以修电灯)
点菜(互联网点菜,ipad点菜,能知道点菜的动态信息,互联网的排队)
我想说,还有很多,比如婚庆
 

O2O创业的难点

我想做O2O,但是我不想把手弄脏,这就是一个难点。模式非常重,线下团队运营和管理经验
团队比较大,管理带宽要求高
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但是不意味着进入第二门槛比较低
技术壁垒,如何节省团队成本,自动化,后台整个商家的运营系统和销售管理系统
        举例:糯米支持销售出去,直接获取到各个店家的信息,告诉你这个店家是否值得你去谈。这样销售就是睁着眼去谈生意,而不是蒙着生意去谈
政策监管风险,另外一个角度,有监管风险的事情才有可能是颠覆,在中国
 

社交模式的变迁

bbs -> 校内 -> 开心网 -> 微博 -> 微信 
 

垂直社交在中国的机会

人群细分,同性恋社交
兴趣细分,喜欢照相的,喜欢体育的
使用场景,按工作
 

社交创业的难点

纯技术驱动,门槛很低,一个人搞定所有的事情,前端加后端,技术不是最重要的壁垒。举例google和百度。
线上运营,底线太低,被政府关了,如何运营,需要段子手。
冷启动问题
高风险,高回报,没有中间状态。社交的东西有网络效应,没有721效应。
性感的生意,用户兴趣变化很快,这就是社交模式的变迁
 

创业的几点心得

心态,创业非常辛苦
团队,花最多时间招聘人,前一百个人都要自己面试
瓶颈,找自己是瓶颈的感觉,尽量自己身兼数职
底线,虽然成王败寇,但是也要注意过程
大局观,什么叫策略,就是站在几年之后看现在,静下来强迫自己想想未来,你觉得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创业没有失败者,项目有可能成功失败,但是创业者都是成功的,因为经历很多东西
 

给同学的建议

把握当下,现在生活比较浮躁,比较迷茫,既然自己做了决定,就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发呆是浪费时间,看书的话是在获取知识。
不盲从,Follow you heart,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眼高手低,需要这样,眼睛要看的高,但是做事情要踏实,这个角度说这是一个褒义词
伙伴
mentor 谁来指引你。
创业的机会永远在那里,一定不要忘了,当我们在想错过这个机会就没机会了,这是不可能的,只要准备好了。就会追上浪潮
善良比聪明更难
posted @ 2015-04-14 21:59  yanghuahui  阅读(79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