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总结

一、对前期问题的回答

1.单元测试是一个解决程序员对模块功能的误解、疏忽、或不了解模块的变化,让自己负责的模块功能定义尽量明确,模块内部的改变不会影响其他模块,而且模块的质量能得到稳定的、量化的保证。

2.先要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所了解,然后开始学习一门计算机语言,比如:javaCC++C#等等,会了某一门语言了之后,可以选课看一些视频教程,边看视频边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当这些做好了以后要学习好多东西:比如数据结构和算法、数据库、网络编程、WEB编程、写一些项目练习之后基本上就可以成为软件工程师了。

 

3. 所编的代码能通过所有测试、 没有重复代码、体现系统中全部设计概念、包括尽量少的实体,比如类,方法,函数等。

4.敏捷开发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在构建初期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可视、可集成和可运行使用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

5.首先要做一个调查问卷来了解用户对哪类软件感兴趣,确定以后,要进行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软件交付、验收、维护。这一系列的工作才可以完成一个软件的开发,而且所开发的软件要进行持续更新,不断地吸引用户来更新你的软件,在推广上要根据软件开发的方向来确定推广方向,最好是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可以为用户提供下载。

二、对这门课程的总结

  通过这一学期的对软件工程的学习,我首先了解到要成为一名工程师首先要具备的知识技能,我还学会了在一个团队中完成项目每个组员之间首先要相互沟通,一起讨论,虽然有的时候会意见不一致,但是经过协商后,也会得到统一的意见,最终我们完成了吃豆人游戏的制作,虽然游戏界面很简单,但是通过团队来完成一个项目也是非常开心,从中我也收获了很多。在编写代码的时候,因为基础知识薄弱,所以代码行数写得特别长,所以代码如何使代码简洁、规范也很重要。

三、对课程的建议

  老师授课的方式非常适合我们,根据本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讲课生动形象,极具幽默感,非常能调动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感觉这门课程难度太大,但是进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和老师的细心教导下,原本看似很难的课程,看起来就没那么难理解了。最后希望老师多多了解我们学生每个人的优缺点,这样便于因材施教,使我们更好地发展。

posted @ 2016-06-15 09:57  豆豆奶片  阅读(13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