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两年的思考--程序人生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很喜欢这句话。当时看到很震惊,原来自己在浪费时间,在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于是,为了改变现况不断努力(自省、自律、鼓励、加压等)。

    第一次感受改变是在大三暑假,那时选择留校,并把每天的学习计划安排的满满的,目标在计算机编程与计算机三级的学习。也因为这些引导我走入程序员的道路,不是那时学的东西多么的用,说实话,当时学的东西、证书对现在工作真没什么帮助。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是找到了方向,肯定了那份执着,态度、自学能力、自我约束上的注重。这些是终身受益的。"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很好的看法。

    现在,毕业两年了,处于重新思考前路如何走,定位在提高自身能力,最终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外语与补习计算机基础。

    对于外语:

    在工作上,即时沟通、email来往、需求文档、用户文档、开发工具、系统环境等,英文经常出现,虽然目前工作上没遇到无法克服障碍。前段时间在新公司(所在公司被收购)介绍会上,外国人主讲,受打击了,那时下决心,捡回英文,首先突破口语。打算下班时,看美剧,一集就好,背台词,跟读,跟发音,不断练习(来自一位微博友的建议)。上班时,看有道学堂的文章,提高阅读量。还有,下载了SharePoint相关英文书籍到ipad里,感觉作用不大,前面的章节,看到标题就大概知道内容说什么。后面的章节,即使是一边屏幕点击翻译,还是不理解意思。不过,也要坚持下去。目标:能70%理解意思。

    对计算机基础:

    在itunes里有西安交通大学的《计算机编译原理》,视频形式,有字幕,不错的。

 

    在程序员的道路上,需要更新的东西比较多。以我看来,当不知道前进的方向时,静下心,想想自己工作领域上哪些东西急需要学习或者影响到自己工作的短处,或者到招聘网站上找所从事岗位所需的技能,写下来,按重要性与作用性排序,找一两个出来,制定学习计划,在坚持中完善计划。记住:要成为某方面专长(专家),10000小时,要摆在哪里!共勉!

posted on 2012-07-13 12:24  向振文  阅读(1127)  评论(6编辑  收藏  举报